临顿路1——相门访古之七

标签:
文化相门临顿路历史 |
分类: 苏州夜话 |
临顿路1
——相门访古之七
我楚狂人
据唐陆广微《吴地记》载,春秋时代吴王阖闾征伐东夷,曾在此临时停顿憩息,宴赏军士,后在路北端置桥名临顿桥,建馆曰临顿宅。唐代著名文人陆龟蒙曾在临顿宅旁居住过,后以此而名为临顿路。这条记载现在视为定说。按照此说,临顿路最早是从其北段开始发展的。
据宋范成大《吴郡志》卷九:“临顿,旧为吴中胜地。陆龟蒙居之,不出郛郭,旷若郊墅。今城东北有临顿桥,皮、陆皆有诗。”乾隆《苏州府志》等均作临顿路。这里的“旷若郊墅”应该就是北园了,可见历史上“临顿”或者“临顿里”是一个地块,也就是北园一带。至于命名为“路”则是清乾隆年间的事情,与平江路命名为“路”时代相同,都是苏州最早命名为“路”的街巷。
临顿路北跨临顿桥,出东北街;南出干将路,有桥称顾家桥。临顿路北端原不与齐门路对直,而是有两个折角。现在临顿路西侧临河建筑拆除,齐门路东侧拆除了一些建筑,两路对直。
临顿路作为城中次干道,北连齐门路,出齐门;南连凤凰街、带城桥路,西出竹辉路,西旁观前街商圈,交通负担很重,是苏州经常堵车的路段。所以几经拓宽。现在全路西侧房屋已经全部拆除。1999~2000年,所有路段均拓宽至30米。长1625米,宽30米,沥青路面。路西侧沿河,一株桃花一株柳,可以经营诗情画意。
临顿路西侧有临顿河,临顿河西岸有下塘,现在部分下塘已经不通。作为老街,临顿路多老店,历史上曾经有“吃煞临顿路”的说法,也就是说历史上临顿路曾经是苏州的一条美食街,但是临顿路现在并不以美食街出名,这个美名被“吃煞太监弄”取代。路面拓宽,使得不少老字号也失去了商机。
临顿路路面有几座桥,南端跨第二横河,始于马津桥北堍。
马津桥,前面写干将河的时候已经写过,这里不重复。
中段跨悬桥巷河有苹花桥,苹花桥位于悬桥巷西端,跨悬桥河,竖贯临顿路。宋《平江图》载:名“定跨桥”。明正德《姑苏志》载:“定跨桥,《吴地记》云:吴王阖闾造。”清乾隆《姑苏城图》载:名“平花桥”。民国《吴县志》载“平化桥,在醋坊桥北。”《平江区志》载:苹花桥,位于临顿路中段,悬桥巷西端,跨悬桥河。吴王阖闾在行苑内所造。《吴郡志》载:“定跨桥,吴王阖闾造。”《吴地记》载:“定跨桥,吴王阖闾于行苑内置,游赏之处,基址见存。”宋《平江图》名定跨桥,清代讹为今名。民国《吴县志》载“平化桥,在醋坊桥北。”1962年重修。1985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板梁沥青桥面,宽17米,长4.8米,单孔,跨度3.4米。2000年七月重建。花岗石栏杆,在桥的栏板上浮雕浅刻盛开的花朵,而四根望柱竖立着含苞欲放的石雕花朵。根据“吴王阖闾于行苑内置”的说法,苹花桥为“定跨桥”一说待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