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仓街6新桥巷柳枝巷

(2018-04-26 08:11:29)
标签:

文化

相门

仓街

新桥巷

柳枝巷

分类: 苏州夜话

仓街6

——相门访古之三

我楚狂人

四、仓街横巷2

仓街重要的横巷应该从新桥巷算起,我们从南向北逐一记述。

1.大新桥巷与小新桥巷

仓街经通济桥跨过新桥巷河,桥北堍东侧为小新桥巷,西侧为大新桥巷,苏州人习惯把它们统称新桥巷。小新桥巷东起护城河边,西出仓街。著名的苏州古典园林耦园就在小新桥巷。大新桥巷东起仓街,西出平江路。民国《吴县志》称“新桥巷”,又载:“康熙《志》:青邱仓前,同治《志》:流真巷南,俗称娄门新桥巷,一称大新桥巷。”与小新桥巷相对,巷以桥名。

新桥巷与平江路形成了苏州古城平江历史街区的主骨架。所谓平江历史街区是指苏州古城东北隅,东起外城河、西临临顿路,南起干将路、北至白塔东路,面积约116.5公顷的老街区域。是苏州现存最典型、最完整的古城历史文化保护区。这里至今保持着路河并行的双棋盘城市格局,保留着小桥、流水、人家以及幽深古巷的江南水城特色,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聚集了极为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内有世界文化遗产藕园,文化保护单位9处,控保建筑43处,以及为数众多的古建筑、古桥、古井、古树、古牌坊,至今还保留着古城墙遗址。至今,区域内的居民还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

新桥巷是平江历史街区13条著名巷子之一,巷内颇多老宅。如笃佑堂袁宅,大新桥巷28号,清代建筑。先后属古氏、吴氏、袁氏。坐北朝南,东西3路,建筑面积1573平方米。西路6进,第三进为大厅,面阔38.8米,进深7.4米,梁架扁作,设鹤颈轩、菱角轩,山雾云及长窗雕刻精细。四、五两进作走马楼。第四进原有门楼,砖雕颇精,额“敏则有功”,为乾隆五十八年(1793)姜晟题(1980年移建于双塔之前)。中路以对照花篮厅较别致。东路有家祠2进。后园已废。北至大马场弄7号。1999年时为民居。

耦园下文专述。

2.大柳枝巷与小柳枝巷

从新桥巷口顺着仓街北行,过南开明桥,桥北堍东侧为小柳枝巷,西侧为大柳枝巷,其格局与新桥巷完全相同。也是同样的街道在河道北岸。古人以为,山之南水之北为“阳”,民居在河北岸,面河而居,坐北朝南,这就是传统民居的典型格局。

大柳枝巷位于大新桥巷北面,丁香巷南面。东出仓街,西出平江路。原名大柳贞巷,谓住有柳氏贞女,故名,后讹称大柳枝巷。据说旧有贞女坊,待考。卢熊《苏州府志》作刘真巷,王鏊《姑苏志》作流真巷,同治《苏州府志》作柳贞巷,民国《吴县志》复作流真巷,并注:康熙《志》:新桥巷北,同治《志》作柳贞巷,谓有柳氏贞女,故名。旧名流真,今称大柳贞巷。” 1968年改今名。长360米,宽7米,水泥道板路面。现为长方形砖状水泥道板路面。小柳枝巷西起仓街,东到城墙根,是一条“直塞弄堂”。 原为弹石路面,1993年改建。路长176米,宽2.5米。《吴门表隐》载,巷内有贞节坊,为方普聘室申氏立。”又在《第四卷文物古迹》一章节中说: “贞节坊,小柳枝巷,相传为旌表柳氏贞女而立。《吴门表隐》一说为:小柳枝巷贞节坊为方普聘室申氏立。”按照这个说法,贞女坊应该在小柳枝巷。柳贞女据说是元末明初人,战乱中为保全贞操自杀。这是民间传说,查不到确切资料。

大小柳枝巷颇多老宅,大柳枝巷98号为清慎堂王宅,13号为徐宅,18号为邓氏宗祠,均为市控保古建筑。小柳枝巷有老宅,建于嘉庆十二年(1807年)。与耦园隔河相望,现存三进院落,砖雕门楼字牌被敲碎,“兰桂芬芳”是喻意子孙后代取得荣华富贵。只是还没查到题写人“涛皓”的相关资料。

仓街6新桥巷柳枝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