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话走狗——狗年说狗之一

标签:
文化狗年说狗走狗郑板桥徐渭 |
分类: 谈天说地 |
趣话走狗
——狗年说狗之一
我楚狂人
狗年的大年初一,很想为狗狗说些好话,但是打开成语词典一看,傻眼了,带狗字的成语几乎没有好话。我说“几乎”是因为还有一个“白云苍狗”这样的中性词,其他全是贬义词。忽然觉得人类对狗狗不够意思,狗狗为人类做了那么多,竟舍不得给一些好话?
但是老人有老人的解释,说是什么贱名趋吉避凶。所以小名叫“阿狗”的也就很多,我们同学中就有好几个。
中国人是特别会讲话,有时正话反说,有时反话正说,无非就是博眼球。譬如清代“扬州八怪”中最出名的郑板桥就用的就是正话反说,他有一枚自刻闲章很出名,叫做“青藤门下走狗”。这枚章无非表示郑板桥对明代大画家徐渭的拜倒。“青藤”是徐渭的号。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
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
徐渭曾担任抗倭名将胡宗宪的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后因杀继妻被下狱论死,被囚七年后,得张元忭等好友救免。此后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纵观边塞阨塞,常慷慨悲歌。晚年贫病交加,藏书数千卷也被变卖殆尽。他留下了一副很有名的对联自况:“三间七歪八倒屋,一个南腔北调人”,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去世,年七十三
徐渭多才多艺,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独树一帜,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他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其画能吸取前人精华而脱胎换骨,不求形似求神似,山水、人物、花鸟、竹石无所不工,以花卉最为出色,开创了一代画风,对后世画坛如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等的影响极大,直至近时黄宾虹。书善行草,写过大量诗文,被誉为“有明一代才人”。能操琴,谙音律,爱戏曲,所著《南词叙录》为中国第一部关于南戏的理论专著,另有杂剧《四声猿》、《歌代啸》及文集传世。
所谓“走狗”,“走”者,奔跑也。因此“走狗”也就是奔跑的狗,原意是指追逐猎物的猎狗,中性词。如《史记·越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但是“走狗”长期以来被用来说权势者的帮凶,也就成了贬义词了。如清
但是,用“走狗”自谦,却是还原了“走狗”的本义,并非郑板桥首创。如清初黄宗羲
郑板桥这样的“走狗”很不错,只有这样的倾心膜拜才有潜心研究,学习并超越。这样的走狗了不起。我们都知道,郑板桥的画很了不起。但是这里难道没有因为倾慕前辈而激发的动力?
我多次去青藤书屋,也多次去扬州的扬州八怪纪念馆。在青藤书屋,最叫我难忘的是那只飞踢一腿的驴子;在八怪纪念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郑板桥的风中之竹。都是那样的傲骨嶙峋。这或许就是文化的传承吧?
拜年啦!狗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