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的状元遗迹6洪钧宅三元坊施槃墓

标签:
文化姑苏儒教文化遗存洪钧宅三元坊施槃墓 |
分类: 苏州夜话 |
苏州的状元遗迹6
——姑苏儒教文化遗存之二十一
我楚狂人
洪钧宅
洪钧故宅在平江路支巷悬桥巷27号。洪钧(1839-1893) 字陶士,号文卿。江苏吴县(今苏州)人。祖上原籍安徽歙县,曾祖时迁来苏州,同治七年状元,从翰林院修撰官至兵部左侍郎。1889年至1892年曾任清廷驻俄、德、奥、荷兰四国“钦差”,为状元中的唯一外交官。有曾朴撰写《孽海花》白话小说演说其事迹,故而知名度很高。
洪钧的知名度多来自其妾名妓赛金花,1886年,年方二八的秦淮名妓赛金花成为洪状元的第三房姨太太,成就了一段才子佳人的传说。因为我家叔太公曾经在洪钧小公馆做过“小二爷”,所以知道一些秘辛。
悬桥巷27号洪家大院的第七进就是赛金花的小公馆。1889年,钦点洪钧为“四国钦差”,大夫人不愿出国,赛金花代为“钦差夫人”陪同出使。
1892年夏,洪钧四国公使任满归来,赛金花已经成为精通数国语言的外交名媛,俨然成了中国第一代的“交际花”。次年洪钧谢世享年55岁。赛金花不容于大夫人,去上海重张艳帜,名动海上。因洪家以为有辱门风,施加压力,赛金花北上天津发展。八国联军侵略中国,赛金花因与联军统帅德国人瓦德西旧识,从中斡旋,打消了联军焚毁故宫的打算。所以后来民间有了“一个交际花救了大清朝”的传说。
悬桥巷洪宅前些年已经破旧,现在整修一新。洪宅原分三路前后七进,洪氏后人五世居其地。上世纪五十年代,房产收归共有。东西两路均破落,现仅存中路一院落。
三元坊
苏州人民路(原护龙街)与书院巷交汇处地名三元坊,原先是一段路的街名,指人民路(原护龙街)的书院巷口到新市路口。苏州文庙东,原有三元坊牌坊,是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为纪念钱棨“连中三元”而立的,民间因而惯称护龙街该路段为“三元坊”。实际上三元坊当时仍是护龙街一部分,它的南面、北面都是护龙街,但同治年间《苏城地理图》以及1931年《苏州新地图》、1949年《最新苏州地图》,都把该路段标为三元坊。1951年拓宽人民路时,三元坊牌坊被拆除,但“三元坊”仍保留于苏州人口语里和用作公交车站名。习惯上就专指人民路与书院巷的交汇处了。
钱棨(qǐ)(1734~1799),原名起,后因避唐代诗人钱起同名,遂改为现名“棨”,字振威,号湘舲(或作“湘灵”),江苏省苏州府长洲县人。他也是中国历史上两个“六元状元”之一,即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均为第一名,另一个人是明朝的黄观。
钱棨,无锡钱氏堠山鼎七支的后裔,十八世钱赓(字公昭)于永乐初年,自堠山迁居长洲县西北蠡南乡,尔后迁居盘门之郊。
钱棨出生于书香门第,曾祖父钱中谐,顺治戊戌(1658)进士。康熙已未年(1679)召试博学鸿词科,名列一甲第14名,授官翰林院编修。当时,江苏巡抚汤斌曾亲笔题写“奎璧凝辉”匾额,。钱中谐曾参加纂修《明史》,另著有《中吴文献》六十册,《三吴水利》三卷,崇祀乡贤祠。
钱棨能诗善文,诗文大多散佚。又善书法,初学颜真卿、柳公权,又学“二王”,书体韵美流畅,严谨中见变化,匀称中见跌宕,毫无馆阁之气。《江苏诗征》录其七律二首,风格沉着雄迈。
钱棨墓葬吴县胥口香山嘴九典港口,状元石韫玉曾为他撰写墓志铭。
施槃墓
施槃墓在吴中区东山,文革中被毁,其遗存搬迁至东山镇雨花胜境景区保护。字宗铭。。施槃(1416—1440,即生于明成祖永乐十五年,卒于明英宗正统五年)明朝开国后苏州府出的第一名状元。字宗铭,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家贫力学,正统四年(1439)己未科状元,原取张和,因张有眼疾而改取施槃,授翰林院修撰,时年二十三。逾年卒,门人私谥庄僖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