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申时行墓及其他——姑苏儒教文化遗存之十七

(2017-07-06 07:39:38)
标签:

文化

姑苏儒教文化遗存

申时行墓

申时行

分类: 苏州夜话

申时行墓及其他

——姑苏儒教文化遗存之十七

我楚狂人

申时行祠堂,在苏州城中小巷马医科,我们幼时祠堂前的宏伟牌楼还在,现在这座牌楼被移建在北寺塔前。申时行在苏州的遗迹甚多,据说他少年苦读的地方在卫道观;苏州景德路民国年间拓宽之前中街路到黄鹂坊桥这一段路名叫做“申衙前”,因在申时行府前而得名;苏州有小巷“申庄前”,在古吴路附近,因申氏义庄而得名;申时行墓在吴山岭东麓,为苏州现存古墓葬规模最宏大的一座,现在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申时行祠堂今无存。申时行宅第为春晖园,就在黄鹂坊桥附近,现在不知有没有什么遗存。

申时行1535年-1614年),字汝默,号瑶泉,晚号休休居士。明朝中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嘉靖四十一年殿试第一名。历任翰林院修撰、礼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首辅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也就是罕见的“状元宰相”了。这是苏州人引为荣耀的城市之光。苏州在有明一代,相业最隆的就是申时行和王鏊。申时行是明代一代名相张居正提拔的人才,在张居正退休之后又成了首辅,他与同年榜眼太仓人王锡爵联手执政,持政以宽,宁静治国。他是典型的太平宰相。万历十九年八月,刚刚五十七岁申时行急流勇退,回到故乡养老,乡居二十三年,八十寿终,谥号“文定”。

当时文坛领袖王世贞给申时行的评价是“富有积蓄,不近悬崖,不树异帜”说明了申时行谦谨的品性,同时申时行始终秉持道德上的操守,在德行上也可谓是典范。申时行一生最大的功绩就是在万历十二年及时将帝国从关于张居正的争论中拉了出来,避免更多的动荡。申时行主持修《明会典》。

申时行墓苏州历代陵墓中规模最大又保存较完整的了。申时行墓坐落在吴山东麓周家桥西 ,俗称申家坡。申时行墓占地百亩以上,封土高出地面丈余,前有石砌的空层石阶,原来墓道两边列有墓表牌坊及石人、石鲁,墓门正中为神道碑亭和享堂,享堂为单檐歇山式,面阔五间19.4米,进深七檩8.2米,檐高2.9米。大金砖铺地。柱下承青石鼓墩和磉,拄头有卷杀,置坐斗。扁作梁,不施雕刻,仅于脊童柱两侧饰以粗犷的山雾云。梁架壮硕,举折平缓。左右次间和梢间立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至四十四年的谕祭、赐谥、题奏等碑八方,高4.24至4.35米、宽1.1至1.5米不等。神道碑亭内树巨碑,上书“明太师申文定公神道”,碑亭后享堂五间均是明代建筑,堂内立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的巨碑7块。申墓前的表牌坊及石人、石兽在1966年前后相继被毁,墓穴、神道碑亭、享堂及8块巨碑尚存。1982年申时行墓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1995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需要说明两个问题,一是苏州弹词传统长篇书目《玉蜻蜓》演说申家的传奇故事,大多不可靠。申家在书中假托“金家”。申家巨富是事实,但是云房产子、庵堂认母之类就不可靠了。民间有说法,说是太仓王锡爵后人不忿申时行抢了王锡爵的状元,请人捉笔写的《玉蜻蜓》。这种说法太有传奇色彩,仅供参考。二是,苏州“吴山”的信息查不到的,查出来的不是陕西宝鸡吴山就是杭州西湖的吴山。苏州吴山实在太不出名了。

申时行墓及其他——姑苏儒教文化遗存之十七

申时行墓及其他——姑苏儒教文化遗存之十七

申时行墓及其他——姑苏儒教文化遗存之十七

申时行墓及其他——姑苏儒教文化遗存之十七

申时行墓及其他——姑苏儒教文化遗存之十七

申时行墓及其他——姑苏儒教文化遗存之十七

申时行墓及其他——姑苏儒教文化遗存之十七

申时行墓及其他——姑苏儒教文化遗存之十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