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苏州城隍庙及三县城隍庙4——姑苏城隍之一

(2017-04-17 08:15:33)
标签:

文化

姑苏城隍

元和县城隍庙

阴元和堂

分类: 苏州夜话

苏州城隍庙及三县城隍庙4

——姑苏城隍之一

我楚狂人

四、元和县城隍庙

据老辈说,苏州城隍庙原来还有十八层地狱,说是进地狱门,迎面就是一块匾,上书“你也来了”四个字,惊心动魄。更惊人的是,下设活动机关,一触及,旁边小鬼就扑上来,冰冷的铁链子就当啷啷套上你的脖子。据说因为吓死过人,就没有再设置。是耶,非耶?又有人说,这是在元和县城隍庙。

苏州一府三县,元和县的县城隍不在府城隍庙据记载,元和县城隍庙俗称阴元和堂,在钮家巷东升里13号。清雍正四年(1726)即土谷神张明庙改建。张明是东汉名将,殉国战死于元和之凤池乡,宋元丰初邑人立祠祀之。雍正二年(1724)析长洲县地置县,以齐门外元和塘为名雍正四年(1726)八月里人张品伦等谓:“元和既分县,阴阳理,应添设县城隍司,以昭祀典。”建议以凤池乡旧有土谷神张明兼理城隍一职。当时的洲知县江之炜将此事向苏州知府奏明,复与举人、生员等多人合议,认为这里原本是“凤池旧迹”,得名可上溯至周宣王时有凤翔集于吴泰伯十六世孙吴武真家一事。宋真宗、徽宗两朝,经宰臣丁谓、张天觉先后奏请封张明为武安君。如果因析长洲县为元和县而将他封为城隍神,尽管“以死勤事合于祭法,为元和城隍义无不可”,且可视作“祭于社之遗意”,但考之古,例无城隍神兼摄他职故事。建议移张明神像于左首便殿,而以正殿立元和县城隍神像,署其门日“元和县城隍之庙”,似较妥洽。于是详细上报,府台认可后,于当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设像成礼。此后,乾隆二年知县张若羲修,嘉庆十年知县叶振青重修。咸丰十年毁,同治六年邑人重建。光绪十二年,知府魁元以神灵迹昭彰,详请督抚奏加封号,得旨俞允,御赐“绣壤敷仁”匾额,并加封号“保民”。

尽管元和县城隍庙地处小街小巷内,但香火仍然很旺。其正殿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尚供奉城隍爷和众皂隶的塑像。为了增加香客的兴趣,其中有一名皂隶是活动的,只要踏着他前面的踏板,皂隶随之向前一倾,手中的链索也就飞套过来。据说后来吓死了一个人,庙内才把踏板钉死。

历经百年沧桑的阴元和堂,尚存硬山式后楼及配殿。后楼面阔三间13米,进深10.45米,青石覆盆式柱础。过街楼有砖刻楣额“凤梧道院”。原有唐寅、祝枝山、董其昌书法石刻,现藏苏州文庙(碑刻博物馆)。

苏州城隍庙曾是苏南地区最大的城隍庙,2004年重新修建。一座苏州唯一的明代早期殿堂建筑工字殿一块《苏郡城河三横四直图说》碑,殿前一棵已有600多年银杏树,代表了这个城市的沧桑。

(原创)苏州城隍庙及三县城隍庙4——姑苏城隍之一
元和县城隍庙现状,照片来自网友悠哉游哉博文,谢谢!下同。
(原创)苏州城隍庙及三县城隍庙4——姑苏城隍之一

(原创)苏州城隍庙及三县城隍庙4——姑苏城隍之一

(原创)苏州城隍庙及三县城隍庙4——姑苏城隍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