弇山道韵——姑苏宫观太仓篇小序

标签:
文化姑苏宫观太仓小序 |
分类: 苏州夜话 |
弇山道韵
——姑苏宫观太仓篇小序
我楚狂人
太仓现存道教宫观之多是苏州郊县仅次昆山的一县,现存道观有浏河天妃宫、吴泾道院等多处,历史上还有颇有影响的昙阳观。这与仅存一座道观的常熟、张家港相比,显见得太仓的道教文化要繁荣得多。
我在整理《姑苏伽蓝记》的时候曾经说过,太仓是苏州属县中较为年轻的一县,在元代还是昆山下属的乡。明朝开始才割昆山、常熟几乡而成县。可以这样说,在明代,太仓出现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更何况,刘家港成为郑和下西洋的基地,造船工业和相应的基地配套设施刺激了太仓经济的高速发展。于是,雄厚的经济基础也就成了文化的沃土。为什么在明代太仓的杰出人才井喷式涌现?道理就在这里。明代中期,领袖全国文坛四十年的王世贞和颇有影响的名相王锡爵,明代后期最具影响的政治社团复社的领袖张溥,明清之际的最具影响力的画派四王画派,都集中在明代涌现。太仓的辉煌与明朝这个朝代紧密相连。
而在太仓经济与文化高速发展的明代,太仓的宗教文化也高速发展。我在整理《姑苏伽蓝记》的时候已经说过,太仓的佛寺基本上都出现在明代和明代以后。其实太仓的道观也如此。刘家港的繁荣,海运事业的发达,直接让海洋宗教文化进入太仓,于是天妃宫出现在浏河镇也就顺理成章。而作为太仓最具影响力的达官王锡爵的女儿一心向道,成为一时天下闻名的女冠,起到了榜样的作用,对太仓道教的繁荣起到了难以估量的推动作用。这样,太仓道教在明代兴盛的原因也就清楚了。
日前,我到太仓城厢,寻访王锡爵故居,见王锡爵的事迹甚详,即使四王画派的介绍也很充分。但是,关于昙阳子的介绍则非常简略,仅存一张画像。其实,有一张画像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至少没有讳言昙阳子的存在。但是,对昙阳子的事迹语焉不详,甚至是故意含混其词。其实,一地的宗教文化是一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必讳言。就如说到苏州的文化,不能讳言佛教禅宗临济宗在苏州的繁荣,这实际上与苏州的名士文化是息息相关的。同样的,太仓道教文化在明代太仓的繁荣,特别是昙阳子这样的人物的出现也是值得重视的。没有这一页,太仓的文化是不完整的。
我们开始寻找太仓的道教文化的韵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