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龙皇庙
——姑苏宫观昆山篇之九
我楚狂人
昆山白塔龙皇庙坐落于市区长江北路与春晖路交叉口东500米处。春晖路南为白塔公园,路北为龙王庙。这里本来是兵希镇所属,在经济发展中兵希镇早就消亡,现在这里是昆山经济开发区的属地。白塔龙皇庙始建于明朝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算起来距今已有四百年多的历史。据史料记载,白塔龙王庙原址在兵希镇外,位于青阳港与娄江的交汇处,与庙同时建造的还有俗称为“白塔”(又称为望夫塔)的玉柱塔一座,故历来称之为“白塔龙皇庙”。
旧日昆山有青阳港观潮的习俗,其地点就在白塔。民国元老陈果夫在《中华风俗历》中说:“近代八月十八,海宁观潮,已经成为浙中一带的习俗,而且通称此日为潮生日或者潮头生日……如松江在浦口观潮,常熟在釜山观潮,昆山在新洋港(按:即青阳港)观潮,太仓在张泾观潮,璜泾在清殿或钱泾口观潮,平湖在乍浦观潮等等,都是如此。”青阳港大潮出现在北宋以后,当时昆山县令加大了对河道的整治力度,到南宋绍兴年间开始出现了海潮,正如方志记载:“昆山虽近江海,自古无潮汐。绍兴中,始有潮至于县郭。”后来随着海岸线日渐东移,内河航道逐渐淤塞,潮水不复再来。我们插队时上海郊区蕰藻浜还有潮汐,不知现在如何?
根据资料,昆山青阳港大潮起始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结束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而观潮形成的风俗却以庙会形式一直延续至今。因为大潮,这里建起龙王庙也就顺理成章了。
风雨沧桑,几经战火,至昆山解放时白塔龙王庙已破败不堪。2002年报经昆山市人民政府批准,由昆山市道教协会负责移地重建。2004年建成对外开放。庙宇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7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其中包括正山门、门面房、大殿、东西偏殿、露台、碑廊、食堂、办公楼、宿舍,库房以及其他辅助设施。以明清时期建筑风格为特点,体现出了浓厚的道教氛围。庙内供奉有龙王、财神、文昌、药王、六十甲子、观音(慈航道人)等神像。龙王庙历来香客络绎不绝,香烟缭绕,长年不衰。每年农历八月十八的“朝白塔”庙会,更是香客云集,热闹非凡。目前为昆山市道教活动的中心,现任主持为昆山市道教协会会长严建华道长。龙王庙与巴城东岳庙是目前昆山的两大宫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