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姜里东岳庙——姑苏宫观昆山篇之三

(2017-03-19 08:16:31)
标签:

文化

姑苏宫观

昆山

姜里东岳庙

分类: 苏州夜话

姜里东岳庙

——姑苏宫观昆山篇之三

我楚狂人

    昆南姜里自然村原先隶属大市乡,乡镇撤并后隶属于张浦镇姜杭行政村,是苏州市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示范点。因为当年我在陈墓镇教书时,去昆山的班轮在姜里有一个小站,所以早有印象。

       前几年去千灯参加顾炎武诞辰四百周年座谈会,顺道去了姜里古村。姜里的来历,据明嘉靖《昆山县志》卷二塚墓条目记载:秘书郎姜府君墓在姜里村凤凰墩下。《志》里介绍说,就在嘉靖年间,有位村民叫做赵宗谅的在凤凰墩下取土,掘出来一方墓碑,墓碑上大略刻着这样的文字:府君名叫姜希业,字可大,吴中人。先祖辙在唐中宗时封为扶阳郡王。姜希业在秘书郎的位置上退下来,于宋太祖乾德六年(公元968年)正月十五死在姜里村家里,后来就安葬在祖宅西面的凤凰墩下。清人陈元模编纂的《淞南志》云:姜辙,家淞南之姜里村,唐时选尚公主拜爵驸马都尉……居第在凤凰墩下,而清人彭方周所纂《吴郡甫里志》将姜里的历史又前推了大约2000年:凤凰墩,又名太公墩,在六直(按:即今苏州吴中区甪直镇)东姜里,相传姜太公避纣东海滨处,后人因名其地。当然,这些小地方志一般只作参考。但是有一点则可以明确,那就是姜里村的历史是很悠久的。

        姜里村大约百分之六十以上是水面,所谓水中有村,村中有水,水中有岛,形似八卦图形的姜里村易进难出,宛然水上迷宫。村中风铃桥将姜里潭分为南北两潭。风铃桥原名福安桥,始建于何时已难以考证,明清间重修过。只要有活物经过此桥,桥上的石板会发出风铃般美妙的声音,因此又名风铃桥。原桥坍塌,现在见到的是后来建的桥,风铃桥已成传说。

        姜里村东岳庙,远近人称老庙。宋明时,昆山一共有三座东岳庙。宋绍兴年间(11311163间)范仲淹的曾孙修建于菉葭浜车塘(今属陆家镇)建立第一座东岳庙,宋乾道四年(1168),道士翟守贞在城内建了一座,之后也是在乾道年间他又在姜里建了一座,连同主体结构还建有一座临水戏台,乡民们可以在船上观看演出。所以昆山的三座东岳庙都始建于宋代,这与宋代崇道有关。姜里东岳庙屡毁屡建,明永乐年间重建,再毁,明正统间又重建,此事皆见于地方志。姜里东岳庙文革中尽毁,1999年重建,2001年元月开光。        

    如今的姜里村是一个道教文化特色村,这在苏州乡村绝无仅有。今日姜里进村就是3150平方米大小的“太极广场”,广场中央是一个巨大无比的阴阳八卦图。而姜里东岳庙的香火至今鼎盛。

姜里东岳庙——姑苏宫观昆山篇之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