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穹窿山上真观1道教名山穹窿山

(2017-03-02 08:15:23)
标签:

文化

姑苏宫观

上真观

道教名山

分类: 苏州夜话

穹窿山上真观1

——姑苏宫观之十五

我楚狂人

一、道教名山穹窿山

苏州穹窿山,三吴之巅,第一高峰。穹窿山主峰箬帽峰海拔341.7米,力压阳山主峰箭阙峰数米,为吴中最高峰。穹窿山得名,是因为山形似穹庐呢?还是因为山高,如上接苍穹之势呢?待考。其主峰箬帽峰因山形而得名,则是显而易见的。

穹窿山雄镇太湖之滨,领袖苏州西南诸峰,山势雄峻,气象万千。若论穹窿山形势,周边诸峰无不是穹窿山之余脉,如渔洋山、胥山、小王山,甚至光福诸峰也是穹窿山的余脉,从玄墓山、潭山迤逦一直到光福最尖角的石壁。

穹窿山山高林密,山顶云气缭绕,望之若仙。前人所谓“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田云晴朗,云共山高下”,此之谓也。穹窿山南坡是观赏太湖风光的绝佳处,凭高视下,太湖七十二峰尽收眼底,湖上风帆点点,波光粼粼,美不胜收。

苏州穹窿山,是兵家圣山,兵圣孙武曾经隐居于此,兵家圣典《孙子兵法》就是在这里写成《孙子兵法》与《易经》、《心经》一样被尊之为经典中的经典。

 穹窿山是著名的道教名山,山中有上真观,是天下著名道教宫观。

 穹窿山是著名洞天,相传神仙赤须子采石脂于此。左思《吴都赋》云:"赤须子蝉蜕而附丽。"赤须子,道教传说中的神仙。《文选》李善注引《列仙传》云:赤须子,丰人也,秦穆公之主鱼吏也。数道丰界灾异水旱,十不失一。食柏实、石脂,绝谷。齿落更生,细发复出。后去之吴山。”前人也知道这种说法不可靠,因为赤须子本非吴人,故曰附丽

 据《穹窿山志》载,汉代初元年间,三茅真君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上穹窿山修炼得道,今天建造“孙武文化园”的穹窿山茅蓬坞据说就是三茅真君隐居所在。山上曾修茅君殿,留有"断碑"残迹。三茅真君是大名人,是不是到过穹窿山无法考证,但是茅蓬坞这个地名却是由来已久

 据说汉平帝时,穹窿山始建道院。这个不太可靠,汉平帝时代恐怕还没有成气候的道教。据《光福志》,宋天禧年间,真宗诏天复废业重建穹窿上真道院为观。天复为唐昭宗年号,这样可以看做是唐代穹窿山已有道观的一个佐证。南宋时,敕平江(即苏州)西郊拓地八百亩创朝真观,穹窿山上真道院沈道祥为开山之祖。元末,殿宇遭火焚而毁。明初,穹窿山有上真观,殿宇颇多,香火极盛。

穹窿山上真观1道教名山穹窿山

穹窿山上真观1道教名山穹窿山

穹窿山上真观1道教名山穹窿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