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三景3张溥故居

标签:
旅游姑苏风光太仓张溥故居七录斋 |
分类: 姑苏风光 |
太仓三景3
我楚狂人
二、七录旧斋侠骨香
多少次去山塘五人墓,多少次给学生讲《五人墓碑记》,甚至多少次带着学生去五人墓现场讲《五人墓碑记》,总想着去太仓张溥故居看看,这次总算是成行了。
离开王锡爵故居,一位老先生告诉我们,顺着新华路一路向西,两站公交路,就到张溥故居。于是我们一路向西。
过了一个路口,这路名叫做“公园弄”,这是一条文化产业街。公园弄西面有古建,是江南丝竹馆,里面有古典戏台,有笛子声传来,那是有孩子在学着演奏《姑苏行》。
过江南丝竹馆,紧邻的就是张溥故居,马路对面竖起了高大的照墙,照墙前有张溥的汉白玉立像。
与老旧的王锡爵故居不同的是,张溥故居修缮一新。不觉感叹,国家级文保的待遇就是不同啊。
现在的张溥故居,大门是砖雕门楼。但是因为方便行人,把石刻“户对”搬到了门里,有点不伦不类。整个故居共三进,都是两层楼房。楼上是走马廊,可以走通。在楼上复制了张溥的书斋“七录斋”,细看还有点韵味。
说起来,张溥还真是奇人。张溥庶出,在家里没有地位。张溥不聪慧,读书必“七录”方能熟记。这比起程门立雪的杨时也聪明不了多少。但是他硬生生地成为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风云人物,成为明清之际影响最大的文学社团复社的创始人。虎丘大会,千古之下叫人扼腕呼号。我一直以为,复社已经具备了政党的雏形。复社有纲领有组织有行动,为达目的,持之以恒。复社应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政党。这一点上,它的前辈东林党不能相比。
史料记载,张溥(1602~1641年),字乾度,一字天如,号西铭,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属江苏太仓)人。《明史》有传。崇祯四年进士,选庶吉士,自幼发奋读书,明史上记有他“七录七焚”的佳话,与其弟张采齐名,合称“娄东二张”。张溥结复社,评议时政,是东林党与阉党斗争的继续。文学方面,推崇前后七子的理论,主张复古,又以“务为有用”相号召。这种文学主张在《五人墓碑记》的仿古文风中可以看到。一生著作宏丰,编述三千余卷,涉及文、史、经学各个学科,精通诗词,尤擅散文、时论。代表作《七录斋集》、《五人墓碑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