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凤寺——姑苏伽蓝记太仓市之十一

标签:
文化姑苏伽蓝太仓市双凤寺支遁 |
分类: 苏州夜话 |
双凤寺
——姑苏伽蓝记太仓市之十一
我楚狂人
太仓双凤镇有双凤寺。太仓西部重镇双凤,位于太仓与常熟、昆山三县交界之处。解放初规范区划时把原先的双凤乡分划给常熟与太仓,所以我们插队在邻近的昆山周市的时候就知道有常熟双凤和太仓双凤之说,一时还搞不大清楚。双凤镇据说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双凤羊肉远近闻名,上海人往往驾车专程前去品尝。双凤文化氛围浓郁,是著名的龙狮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双凤镇与双凤寺得名来自同一传说。说是东晋时,与谢安、王羲之等齐名的高僧支遁(号道林)禅师那时在常熟梅李,遥望到东南方呈现一道祥光,第二天便带着弟子寻踪而来。见这里竹林郁郁葱葱,四面环河,风光宜人。支遁便在这祥光破土之处挖掘看个究竟,结果得黄石翁《双凤福地记》石碑一块和一石盒。支遁念经后打开石盒,见石盒里躺着一对石龟。那对石龟一见阳光,便轰地一声巨响,升腾起一朵祥云,一凤一凰在祥云里翩翩起舞。一会儿,四周群鸟纷纷聚拢,簇拥着这对凤凰在空中盘旋,然后栖落到一座木桥上。后人便把这座桥命名为栖凤桥。支遁把这一奇遇上奏晋成帝,晋成帝即下诏把这块宝地赐名为“双凤乡”。并命在掘地得龟处兴建寺院,还御赐《双凤寺》匾额一块。支遁筹建双凤寺时,竟又发生奇迹:在原掘地得龟处出现一口深井,井中竟伸出红木来。支遁建寺院正好需要材料,于是从井中取出红木,取出了一根居然又长出了一根,源源不断。据说这是凤凰特地通过地下渠道从南方大山中运来赠予道林和尚。先后用红木共建殿房五千零四十八间。在建造最后一间时,道林和尚说了声够了。于是井中剩下最后一根。其实建造最后一间殿梁时还缺少一根梁柱,发现后再往井中去取,明明看见井里还竖着一根,可就是搬不上来。只得从别处找来另外一根,可是找来的这根横竖都安装不上。这最后一间终成了无梁殿。这建造好的寺院初名就叫双凤寺。
佛教中土化的先驱者东晋高僧支遁的情况,我在前面整理苏州高新区支硎山时已经有详尽介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见。这里不赘言。关于支遁到常熟梅李的事情我在整理梅李吉祥禅寺时表示了怀疑,那么双凤寺的传说就更值得推敲了。至于井中拔木头的神迹则完全是灵隐寺传说得翻版。反正是民间传说,不必当真。
双凤寺在宋祥符年间改称法轮禅寺,明万历年间重修,有正山门、二门、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和七级舍利石塔等。东侧有圆通殿、地藏殿、贤圣堂、禅堂;西侧有藏经楼、罗汉堂。内有水月轩、荷花池、九曲桥、湖心亭等,占地40余亩。
2000年双凤寺重建,分为广场牌楼、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厢房等四大部分。四柱石牌坊巍峨壮观,牌楼中柱高11.6米,两侧镂雕龙凤石柱高9.7米;天王殿造型别致,面阔5间,内深4界;高16.6米。大雄宝殿气度恢弘,位于露台之上,面阔7间,内深6界,高21米。2007年举行了太仓双凤寺诸佛菩萨圣像开光典礼。现在,双凤寺第二期工程之正法明楼及僧寮、支遁大师纪念馆正在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