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北城新寺兴——姑苏伽蓝记相城区小序

标签:
文化姑苏伽蓝相城区小序 |
分类: 苏州夜话 |
又见北城新寺兴
——姑苏伽蓝记相城区小序
我楚狂人
相城区位于姑苏古城北面,与常熟接壤。先前环苏州皆为吴县,好大一个县。后来撤县建区,把原先的吴县分为四块,城东斜塘、唯亭、胜浦先期归了工业园区,环太湖一大块山水佳处为吴中区,包括原先的吴县城区,也就是现在东吴路一块。太湖的东北一段包括天平山以北的一大片佳山水划归高新区。而城北一片相对经济比较落后的农业区成立相城区。我的一个老学生是相城区建区元老,担任副区长十多年,当年言及种种艰辛,不觉感慨万千。
历史上相城区也是文人墨客活动的地方,尤其是元末明初以降。有元末明初最负盛名的诗人高启参与的所谓“北郭十友”,经常唱酬其间,过着乱世中耕读隐逸的生活。“北郭十友”者,《明史·文苑传一·王行》云:“初,
同样的与文人相交密切的高僧也不少,这里多有寺院。因辅佐明成祖朱棣而名噪一时的道衍和尚就是北郭人。道衍,更出名的是他的俗家姓名姚广孝。姚广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闇,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
姚广孝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精通佛、道、儒、兵诸家之学,与高启、杨基等人结为好友,后被明太祖挑选,随侍燕王朱棣,主持北京庆寿寺,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朱棣靖难时,姚广孝留守北平,建议朱棣轻骑挺进,径取南京,使得朱棣顺利夺取南京,登基称帝。
成祖继位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师,被称为“黑衣宰相”。永乐十六年(1418年),病逝庆寿寺,追赠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号恭靖。
姚广孝贵盛之后,多次资助北郭诸寺,但是苏州的文人多不喜欢他。有说法,太平镇的太平禅寺就是姚广孝资助的,不知确否。
明中叶,大书画家沈周为北郭相城人,于是一时墨客骚人往来颇多。最后,沈石田归葬相城,文征明卜葬陆慕,今坟茔宛然在。从他们的诗文中看到,当年北郭颇多佛寺。
但是,时至文革,相城竟没有留下一座佛寺,今天见到的佛寺完全都是近些年新建的。而这些个新寺已经看不见什么旧物了,也就是说文化的传承也看不清楚了。怅然!
相城前几年新建的佛寺有临近阳澄湖的皇罗禅寺,颇具规模。前几年还建有太平禅寺,在太平镇老街。太平镇老街渐废,寺院规模不大,好像香火尚盛。寺前古银杏如华盖,或许是仅有的旧日痕迹。近些年又陆续建造了普渡寺、白马寺,看到了网友的介绍了,还没有去过。所谓“盛世修庙”此之谓也。下面将一一道来,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