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峰云泉寺(修改稿)1——姑苏伽蓝记高新区之九

标签:
文化姑苏伽蓝高新区大石峰云泉寺 |
分类: 苏州夜话 |
大石峰云泉寺(修改稿)1
——姑苏伽蓝记高新区之九
我楚狂人
近日大石山云泉寺已经重修完工,就在云泉之下的大树杜鹃林深处。日前游新建的云泉寺,我留下了以下的文字:
……
多次到大石山,从蜿蜒的木栈道上望去,见重修的云泉寺脚手架没有拆除,也就不走过去了。这次一看,脚手架早已拆除,寺中香烟缭绕,知道已经修好,也就循山道寻访云泉寺。一路大树杜鹃相伴,这里的大树杜鹃都是百多年古物了,虬枝盘旋,意态生动。
大石山云泉寺,因山上云泉而得名。从山顶下山,过赑屃岩,就可以见到云泉了。云泉是一泓并不很大的泉眼,但是小潭幽深,深不可测。潭中泉水澄澈,不时溢出潭边,形成一条小溪流,沿着山道汩汩地往下流,把整个石级山道都浸泡得湿漉漉的。这溪流一路往下,经百多米,穿过寺院的篱笆,直达寺中,注入云泉寺的水池中。原来,云泉与云泉寺是密不可分的一体。
云泉寺是一座古刹,始建于北宋,原名云泉庵,开山始祖为真护法师。后毁于兵火,元大德年间由高僧觉明重修,历代香火鼎盛。直到清咸丰年间,太平军一把火把云泉寺烧毁,不久重修。抗战时云泉寺又被日寇糟蹋,抗战胜利后由地方士绅集资重修,改名为云泉寺。当时云泉寺规模宏大,梵宫庄严,多有林泉幽胜,是吴中文人的雅集之所。现在大石山上的诸多摩崖石刻,就是当年雅集的遗踪。
云泉寺在“文革”中彻底被毁,直到近年也得以重修。现在的云泉寺很注重文化的传承,有点特色。如山门前的多块诗碑,再如除了所有庙宇都有的宗教活动礼佛区之外,还专设文化活动交流区,也许希望云泉雅集的盛况重现吧。
重修的云泉寺建筑上还是有点特色的,一是依山造势,从山门到大殿层层渐高,所以雄踞露台之上的大殿就显得格外雄伟。二是做足了云泉的文章,穿过天王殿是习见的大殿前的庭院,而庭院中间就是用花岗石砌起的很大的水池,也就是云泉池。池中有南海观音像,宝相庄严。三是文化气息,除了我说的寺前的诗碑之外,还有诗碑长廊,把历代文人歌咏大石山的诗篇大量搜集,营造浓郁的文化气息。看来寺僧是有点雅气的,非寻常可比。
灵石灵动的大石山与梵宫庄严的云泉寺,可算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