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支硎山寺记(修改稿)1——姑苏伽蓝记高新区之六

(2016-07-30 07:12:37)
标签:

文化

姑苏伽蓝

高新区

支硎山寺

支遁

分类: 苏州夜话

支硎山寺记(修改稿)1——姑苏伽蓝记高新区之六

支硎山寺记(修改稿)1——姑苏伽蓝记高新区之六

支硎山寺记(修改稿)1

——姑苏伽蓝记高新区之六

我楚狂人

支硎山在天平山以北,与天平后山门童梓门相望。现在就在苏州高新区内,据说叫做“支英街道”。近年支硎山的名字已经渐渐被苏州人淡忘,那是因为山名已经被后人写别了,被偷懒写成了“支英山”。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这里因为炸山取石,干脆叫做“开山”,当年这里是“开山村”。所以很多慕名寻找支硎山的朋友就找不到了。如今乘坐公交300环线,到支英路站,下车走不远路就可到支硎山。要问个讯啊。

支硎山是吴中著名的佛教名山,自支遁开山以来已经1500多年历史了。支硎山因开山祖支遁和尚而得名“支”,因有石盘薄平广,泉流其上如磨刀石,”而得名“”。 “”者,磨刀石也。支遁和尚是东晋高僧,与王羲之同时代人,当时人及后世尊称其为“支公”,字道林,在佛学史上“支道林”的名声更大。

支遁(314—366),号道林,俗姓关,陈留人,一说河东林虑人。他出生在一个佛教徒的家庭里幼年时期即流寓江南。在京城建康时,他同一些名士如王蒙、殷融等有来往,并备受赏识。在余杭山隐居时,他研究《道行般若》等经典。二十五岁出家。其后他到吴地建立了支山寺按:应该就是支硎山寺了)。后来他去剡地(今浙江嵊县)经会稽郡时,与王羲之见面,王请他住在灵嘉寺。以后移到石城山,立栖光寺。公元362年晋哀帝即位,曾屡次派人征请。他于是又到建康,住在东安寺。在晋京逗留将近三年,上书请求回山,哀帝应允并给予很优厚的馈赠和照顾。于太和元年(366)去世。 

支遁开佛学与士大夫清谈合流的风气,并成为这种风气的代表人物。从这点说,他是佛教中土化的先驱者之一,也是后世禅宗“机锋”的倡导者之一。支遁一生交往的名士很多《世说新语》中,关于支遁的记载就有四十多条。他对于清谈家最为宗奉的典籍庄子更有独到的见解为当时名士王羲之等所欣赏。 

支遁是一个高度名士化的高僧,《世说新语》记载他曾养马养鹤,擅长草书隶书,诗也写得很好。《广弘明集》收录他的诗二十多首,其中有些也带着浓厚的老庄韵味。 支遁在内典之中,对《般若经》下的功夫最深。他在出家以前,就曾研究过《般若》。他是主张顿悟的,所以说他是禅宗的先驱者之一

支遁在吴中留下了自己浓重的一笔,不但支硎山是他开山,相传花山翠岩寺也是他开山的。支遁和道生这两位佛学史上划时代的高僧在吴中留痕,告诉了我们苏州在佛教中土化早期就是佛学中心了。

北宋咸平年间钱俨曾在《碑铭》中写道:“天下之名郡言姑苏,古来之名僧言支遁。以名郡之地,有名僧之踪,复表伽蓝,绰为胜概。”这里说的就是支硎山及它的开山祖师东晋高僧支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