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城区部分废寺名录及考订22

标签:
文化姑苏伽蓝古城区废寺结草庵等 |
分类: 苏州夜话 |
苏州古城区部分废寺名录及考订22
——姑苏伽蓝记古城区之十三
我楚狂人
十二古城其他地方含地点不够明确者5
27观音庵
观音庵,在清府衙之北、元河之西。僧惠广曾居住。朱德润曾为作疏。按:朱德润(公元1294年~公元1365年),元代著名画家、诗人。字泽民,号睢阳山人,又号旹杰。河南睢阳(今河南商丘睢阳区)人,后迁居昆山(今江苏苏州昆山)。善诗文,工书法,格调遒丽。擅山水,初学许道宁,后法郭熙,多作溪山平远、林木清森之景,重视观察自然,当北游居庸关时,尝作“画笔记行稿”。
28寿星庵
寿星庵,在苏州城南。即古觉报寺,南宋时名万寿庵。屡经兴废。明崇祯九年(1636)重建,至清康熙七年(1668)竣工。
29报功禅院
报功禅院,在苏州城内周通桥,原称香象庵。清康熙中释道勤建。道光十九年(1839)僧定泉重修。咸丰三年(1853)改双忠祠。五年复为庵,改名“报功”。
30报本庵
报本庵,在城东南隅仁一图。原有庵,已毁。明崇祯(1628—1644)间重修。清康熙庚申(1680)冬,苏州织造副使胡士拔感梦,有神来苏。春天果得石像于葑门接渡桥(按:觅渡桥?)荒草中。于是再建此庵,迎石像于庵中。
31昭庆寺
昭庆寺,在苏州大儒巷。元天历元年(1328),宣政阿咱刺建。至正九年(1349)建旋檀阁。后废为王氏园。明崇祯僧养素复赎为寺。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重建大殿。咸丰十年毁,仅剩山门。同治十年(1871)重建。光绪三十三年(1907)改为高等小学。
32祗园禅院
祗园禅院,在城内井义坛,弥陀庵原址。祗园禅院本在言桥南狮吼庵旧地,清道光三年(1823)画禅寺(按:即狮林寺)僧明诚创建,逐步增修为画禅寺下院。后因火毁移至井义坊,改名祗园禅院。咸丰十年(1860)毁。光绪初,僧沅灿重建。光绪末,本渡募建大殿禅堂,号称中兴。按“祗园”,即“祗园精舍”,前已述。
33结草庵
结草庵,一名大云庵。在沧浪亭附近。元至正(1341—1368)中僧善庆建。广十亩,其中有放生池。明画家沈石田曾樓息于此。嘉靖间一峰嵩重修。清沈德潜于此选诗。嘉庆十三年(1808)蜀达玲重修。按:结草衔环,报恩之意。与放生池的用意一致。
34乾元寺
乾元寺,在苏州城区内,唐时有之,传为戴逵之宅,至南宋已失所在,或谓即北禅寺。按:可能性极大。戴逵宅邸不会很多吧?
35圆通寺
圆通寺,原名圆通庵、通玄庵。在苏州东南盛家带附近,宋淳熙间(1174—1189)僧原净建。明初归倂东禅寺。清光绪(1875—1908)改称“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