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城区部分废寺名录及考订6
——姑苏伽蓝记古城区之十三
我楚狂人
三、阊门外雁宕村1
按:雁宕村,经多人考证,其方位应该在下津桥以南,白莲桥浜以西一带,现在这里是西兵营。所以我在这里把白莲泾沿线的废寺也归进去了。
1.三乘庵
三乘庵,在阊门外雁宕村。明洪武初(约1368年)僧昙芳创。按:“三乘”,即‘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
,声闻乘又名小乘,缘觉乘又名中乘
、菩萨乘又名大乘。简单说,就是三种“交通工具”,比喻运载众生渡越生死到涅槃彼岸之三种法门。
2大慈庵
大慈庵,旧名观音庵,在阊门外雁宕村。元至正(1341—1368)僧慧晓建。明嘉靖间僧大业修。万历二十年(1572)僧性圆重建。
3文林庵
文林庵,在阊门外雁宕村,明隆庆二年(1568)僧密庵创建。清顺治间僧德云修。
4幻住庵
幻住庵,在苏州阊门西五里雁宕村。元大德(1297—1307)郡人陆德润施地,元高僧明本建。初名棲云,元末毁。明洪武初(约1368)僧照增重建。天启(1621—1627)僧道岐复建。民国时仅剩临河破屋数间。幻住庵应该是当时比较出名的佛庵,因为左近常以幻住庵为地标参照物。按:此庵名或与高僧幻住有关。明本禅师(1263—1323),元朝僧人。俗姓孙,号中峰,一号幻住,法号智觉,西天目山住持,钱塘(今杭州)人。明本从小喜欢佛事,稍通文墨就诵经不止,常伴灯诵到深夜。24岁赴天目山,受道于禅宗寺,白天劳作,夜晚孜孜不倦诵经学道,遂成高僧。仁宗曾赐号“广慧禅师”,并赐谥“普应国师”。憩止处曰幻住山房。佛门有《幻住庵清规》传世,全一卷。元朝中峰明本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一册。乃就丛林日用须知制定,自成天目一家之规矩,于延祐四年(1317)冬自序上梓。全编分十门,即:日资、月进、年规、世范、营办、家风、名分、践履、摄养、津送。附录之开甘露门,乃施饿鬼会之施食次第及法文、疏等。所以说,幻住庵应该是旧日苏州一流名寺。雁宕村佛寺云集,或与幻住庵有关。
5白云庵
白云庵,在阊门外雁宕村。明万历初(1573年左右)僧白云创建。清康熙间僧见心修。
6华雨庵
华雨庵,在雁宕村。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僧大渡建。“华雨”就是“花雨”,佛祖说法,诸天降雨花。
7净业庵
净业庵,在阊门外雁宕村。明天顺三年(1459)禅僧三印创建。万历四十八年(1620)禅僧越凡修。清康熙三年(1664)僧道先再修。
8净明庵
净明庵,在阊门外雁宕村魏家庄。明天启(1621—1627)僧虚白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