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准提庵记(修改稿)——姑苏伽蓝记古城区之十二

(2016-05-14 06:52:30)
标签:

文化

姑苏伽蓝

古城区

准提庵

唐寅

分类: 苏州夜话

准提庵记(修改稿

——姑苏伽蓝记古城区之十二

我楚狂人

苏州准提庵原址在桃花坞,寺久废,仅存放生池和当年用途不明的几间旧屋,一度成为桃花坞木刻的工坊。我的母亲曾经短期在这里印刷灶王爷,此期间我多次去过。现在放生池边有“唐寅故居”的铭牌,标志着这里曾经有过的辉煌。

据有人考查,桃花坞先后有两处名称为桃花庵的地方,明朝嘉靖年间,画家唐伯虎在五亩园西筑别墅,称桃花仙馆,后因为奉佛,改称桃花庵,自己也署别号桃花庵主人。六十余年后,明万历十年,僧旭又在廖家巷底建成桃花庵。当时,唐伯虎的桃花庵早已倾圮荒芜,僧旭不过是袭用唐伯虎的旧名,两处桃花庵着相当一段距离。天启间,有杨端孝在庵中供奉准提像,因此又改名准提庵。现在说的准提庵在廖家巷底,所以说是“唐寅故居”有些问题。因为庵中供奉了唐寅、祝枝山和文衡山(征明)三公的牌位,就使得后来大家就误认为这里就是唐伯虎故居桃花仙馆,其实不确。

史料载,明天启年间,杨大潆建准提庵,供奉准提佛。有佛学知识的朋友说,准提在佛教中有多种说法,最通俗的说法是,“为不空,绢索为,又作准提乃不空绢索菩萨或为多罗菩萨、金刚藏菩萨,是六道中救度天道及人道之观世音菩萨,是释迦如来之化身,信众称之为“千手千眼准提菩萨,密号最胜金刚,又云金刚母。禅宗将准提菩萨视为观音部之一尊,日本台密以准提菩萨入于佛母中,以他为佛部之尊。日本东密则以准提菩萨为六观音之一。准提菩萨因为具有三目十八臂的造形,故一般人很容易将其误认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其实二者的区分很清楚地,一般准提菩萨造形一定是三目十八臂,且是坐姿。而千手观音则立姿与坐姿(东密)都有,手一般都是四十只,或二十四只,或十八只,一般都会左右二手手执杖,及向上二手,手执日月且有一只手是执化佛。千手观音一定是十一面,也就说它有十一个头。而准提菩萨则是只有一个头,且大都是会头载五佛冠。这是二者最大的不同点。是耶非耶?可惜恩师王迈先生不在了,否则应该请教一番。

清嘉庆年间,吴县知县唐仲冕以唐寅族裔在准提庵东侧建“唐解元祠”,署室名“桃花仙馆”,以祀唐寅、祝允明、文征明三先生。本世纪初,我带学生普查时找到了廖家巷的准提庵,老房子几乎看不见了,放生池犹存,墙上有名牌“唐寅故居”云云。

桃花坞北,民间说有唐伯虎墓,后来大家知道唐寅墓在横塘王家村,于是又说这里的墓是唐伯虎衣冠冢。其实正确地说,那个所谓的墓是唐伯虎晚年奉佛之后,悔其作为,把自己历年所作诗文,“悉取以瘗于此,兹所传之衣冠墓,实当年之瘗文冢”。 瘗文冢埋葬了唐伯虎诗情画意,浓情绮怀,那一腔干云豪气他勘破世情觉今是而昨非,心境澄明,于是就把自己手边的文字全都埋进了土里。这也是唐伯虎身后留下的文章相当少的原因。
  唐伯虎的瘗文冢在清朝宋荦巡抚苏州时,曾倡议重修,并题联道:在昔唐衢曾痛哭,只今宋玉与招魂。唐寅墓在横塘王家村,现在就在苏福路临近西环高架处。年幼时步行去木渎灵岩山,或是到横山捉蟋蟀,必经唐寅墓。现在已是一处开放的小园林,我差一点有机会去那里工作。

明弘治年间,著名画家唐寅以卖画所蓄,购得废弃的章楶的桃花坞别墅,取名为“桃花庵”,并在四周种桃树数亩,唐寅亦自号“桃花庵主”。清顺治初年,名医沈明生又购得此地,复建“桃花庵”等建筑以表追思,时人称“唐家园”或“沈太翁园”。乾隆年间,僧禅林、道心改建为宝华庵,光绪年间又改为文昌阁。

清末叶昌炽重筑园亭,建筑物名称多用五亩园旧有,人称“叶氏花园”。后被谢家福购得,建“望炊楼”。 民国初年,士绅费仲深购得唐寅故居一角,建“归牧庵”。1925年,其子费巩与袁世凯孙女袁慧泉在此成婚。

1934年,可兴和尚和他的再传弟子英霞发愿重修的准提庵,也即当年僧旭所建的桃花庵。但是后来因抗战爆发,终于未成。留下了费仲深号迂琐居士撰写的《募建苏州准提庵观音殿小启》,原文如下:
  苏州城北桃花坞,旧为名胜地,以明唐解元伯虎,曾居于此,而名益著。解元晚年,归心佛乘,自号六如居士,所居桃花仙馆,改为桃花坞。天启年间,杨端孝先生隐居于是,奉准提像,又改为准提庵。浚池得解元刻石数诗,至今存寺中,寺又奉祝希哲文衡山木主与解元为三。清顺治初,云间沈先生明生,又增构蓉镜、梦墨、六如诸亭,极一时文酒之盛。厥后吴县唐令君仲冕,复勒杨忠节公画像于壁,忠节即端孝子也。洪杨寇乱,寺毁于火。同治中叶,唐君翰题重为修葺,然莲峰上人所咏跳唐楼诸胜,荡焉无存,洎清季殿堂朽坏垂圮矣。可兴和尚与其徒允西,节瓶鉢余资,乞诸檀护为助,重建大殿西方殿,乐静轩及庖福之处。惟观音殿未复,可老率再传弟子英霞,毅然引为己任,而赀力匮绝,欲乞净财,以光佛土。予惟此庵之于此土,不惟慈氏之法门而已也。宋元明清四朝以来,有忠臣孝子,有文儒名士,足为后生矜式,其地风景萧旷,过者辄发怀古之情,流连而不能去。然而听其摧坏陊剥,蔓草塞途,非惟住持僧之责,抑亦邦人士之羞也。近世交通日辟,四方人士来游苏州者,无不至虎丘,亦无不至寒山寺,亦无不知唐伯虎,而岂知唐氏清修托迹之地,即在咫尺间乎?鼎兴兹寺,即以纪念唐氏,佛说十种波罗密中,以布施波罗密为第一,善男信女,其有不忘佛说,发菩提心,随缘乐助者乎?寺僧之志克偿,忠臣孝子文儒名士之灵亦托庇以安。比诸善信所赐也,请署公衔,以圆胜果。谨为启。
  民国二十三年六月迂琐居士费树蔚,大圜居士张一麐,李根源,刘正康,施筠清等。
  费仲深的募启,保存了桃花庵的沿革兴衰的历史。

附史料:准提庵,在苏州桃花坞廖家巷。明万历十年(1582)僧旭小构。天启六年(1626)大潆浚池得唐伯虎。桃花庵歌石刻,因奉唐、祝二公与待诏像。康熙间巡抚宋荦重加修葺。嘉庆五年(1800)吴县知县唐仲冕增葺桃花仙馆。同治(1862—1874)间重修。

 准提庵记(修改稿)——姑苏伽蓝记古城区之十二

准提庵记(修改稿)——姑苏伽蓝记古城区之十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