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士街对街1——胥门城内之二吉庆街

标签:
文化胥门城内吉庆街朱家园 |
分类: 往事如烟 |
学士街对街1
——胥门城内之二
我楚狂人
学士街隔着第一直河的对街各段有各段的街名,自南往北罗列一下,侍其巷口到寿宁弄口是吉庆街,从寿宁弄到道前街是念珠街,过道前街到干将路,也就是原先到通和坊口升平桥为剪金桥巷,过升平桥到古吴路口是水潭巷,从古吴路口到景德路是施林巷,隔景德路与汤家巷对接。大致上就是这样。下面说一说这几条街巷,有话则长无话则断。至于这些街巷的横巷,凡不通司前街或养育巷的。放在这里说,凡接通司前街或养育巷的放在后面说。还是从南往北说过来吧。
吉庆街
现在的吉庆街合并了念珠街,原先的吉庆街只指侍其巷口到寿宁弄口一段。再朝南,原先也有冷落的街巷,好像就叫做盘门大街,一直到盘门城门口;现在拓宽后叫做西大街,接通新市路。再往南就被改造掉了,被住宅区和宾馆区占领。1966年文革“破旧立新”,一度改吉庆街为“大庆街”。吉庆街沿街还是有一些老房子的,45、46、52、78、104、108各号俱保存有晚清砖刻门楼。104号古建筑(光绪丙申年建)未列入文管会古建筑保护汇总表。街长470多米,宽5——8米。
吉庆街支弄寿宁弄东连朱家园,朱家园北在乐村两侧有两口,出西善长巷;中部连伍子胥弄,东连石皮弄;东部南连小教场。
朱家园因宋徽宗时经办“花石纲”的朱勔有“同乐园”在此而得名,后来元为“绿水园”,明为“泌园”,世称朱家园。民国《吴县志》作朱家园,并注“(在)石皮弄北”。《苏州城厢图》等标作朱家园。原南部方形空地称朱家园。东侧小巷并折北段称杀猪弄,西北口旧名观音阁(朱家庵观音阁所在处,今43号),1966年两处合并称立新里。1980年并入朱家园。巷长393米,宽2~5米,本为弹石路面,20世纪80年代原杀猪弄段改铺水泥方形道板,现为异形水泥道板路面。中南部改铺沥青。
清末民初,此处颇为荒凉,多桑园,我幼时这里还采得到桑叶。民国9年(1920)律师刘祖望在此建西式宅院“适庐”(33号),前后在此建宅的还有律师朱承钺、刘重荫(47号)、画家顾麟士、顾公硕(30号)等。50号有井圈,以8块石料并嵌成“八角井”,传为朱勔家遗物。近代诗人陈去病也曾住本巷。我幼时那些别墅还在,很精致,据说是什么疗养院。不知后来怎样了。
朱家园与小教场交界处,旧有大明饼干厂,生产的鸡球饼干畅销苏城,是我小妹妹的爱物。饥饿的岁月,我们喜欢走这条路,而不走侍其巷的直路,就是想闻一闻大明饼干厂的甜香。呵呵!有时运气好,还能买到碎饼干,那是不要糕饼券的哦。
小教场南段是一条下坡路,走下坡就到侍其巷。走过这里总会想起这里曾经是杀人的刑场,顿觉“阴落落”。小教场北通石皮弄,近道前街府衙,西傍司前街狱署,南为中军弄中军驻所,该处既是演武校场,亦是刑场,民国时仍沿用。巷长172米,宽2-3米,弹石路面。
我小学二年级,父亲生病住在工人医院,也就是现在第五医院的位置。我下了课去医院看父亲,走的就是这条路:过万年桥,进新胥门,过来远桥,经寿宁弄,过朱家园、小教场,过侍其巷、司前街、东大街,再经过瑞光塔边的荒地,到工人医院。这一走就是好几个月,我父亲竟不治。想起这些,不觉凄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