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里如梦3

标签:
旅游姑苏风光申遗九镇同里老街 |
分类: 姑苏风光 |
同里如梦3
——苏州申遗九镇之六
我楚狂人
二、退思园、三桥及其他2
同里是名副其实的水镇,镇外四面环水,镇里家家临水。有资料统计,同里镇区市河总长5.14公里,水面积9.37公顷,平均每个市民占有13.9平方米;石驳岸总长6.04公里,临水民居5.46万平方米,占民居总建筑面积的36.9%。因水成街,因水成路,因水成市,因水成园,做足了水文章。昔日形容苏州的“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的诗句今天应该移用到同里。
在同里的一级保护区域内,明清建筑占十分之七,400多年来的文化遗址、遗物、遗迹、遗风犹存,随处可见深宅大院、园林小筑。现存著名的有退思园、耕乐堂、环翠山庄、三谢堂、侍御第、卧云庵、城隍庙、尚义堂、嘉荫堂、崇本堂等园林和古建筑。镇内有明清两代园宅38处,寺观祠宇47座,有士绅豪富住宅和名人故居数百处之多。
3.其他古建
同里的旧民居众多,主要的有位于竹行街尤家弄口建于民国初年的嘉荫堂,位于富观街长庆桥北堍,坐北朝南,面水而筑,东与嘉荫堂隔河相望,西与长庆桥等三桥相连的崇本堂。
位于同里镇北的富观桥与永安桥之间的陈家牌楼,是明万历八年(1580年)南京道监察御史陈王道死后,朝庭为表彰其为官清正、政绩卓著而旌表之。牌楼三个门面大小,用四根直径尺许的方形石柱拔地耸立。牌坊上方为楠木结构,坊上飞檐翘角,正中额扁上刻着“清朝侍御”四个大字,下面额板上缕刻:“大明万历庚辰为南京道监察御史陈王道立”。在许多木架上还雕刻了各种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牌楼后则是陈王道的故居,内有陈氏家祠、孚寄堂和陈翠娥书楼等。据民间传说,这就是评弹《珍珠塔》的生活原型。这是同里旅游的“噱头”。
在多幽深的弄堂,如尤家弄、串心弄、同泰弄、西弄、仓间弄等。这些里弄都又细又长,如鱼行街的穿心弄,长达三百余米,行人脚下会发出哐哐声响。原来石条下竟是空心的,小弄蜿蜒前伸,而那一条条石板故意铺排不齐,留下大大小小的空隙,于是行人走过,也就发出这动人的声音。富观街附近的仓场弄,自南向北通达水河两岸,弄堂仅容一人行走,故也称“一人弄”。
同里镇内的明清街,全长160米,古街保存了原来的条石路面,街两旁的建筑多为明清年代所造,保持了原来的建筑风貌。里人费孝通先生为古街题写的“明清遗风”四个大字,被镶嵌在古扑庄重、高高耸立的大理石门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