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墓中学1985届印象记

标签:
教育陈墓中学1985届回忆 |
分类: 教育教学杂感 |
陈墓中学1985届印象记
我楚狂人
前两天,我的1985届学生锦溪中学校长陆连荣先生打电话给我,告诉我下周六(5月29日)他们1985届同学聚会庆祝毕业三十周年,邀我参加。可惜我的身体状况尚不能出门,婉拒了,但是心里很觉惋惜。对于一个老教师来说,没有比参加学生聚会更隆重的事情了。去年我因病错过了1984届的毕业三十周年聚会,今年又将错过1985届同学的毕业三十周年聚会,心里不免有些惆怅。明年是我担任班主任的1986届毕业三十周年,我能出门了吗?
1985届,我此生教的学生最多的一届:文科54,理科56,各加十名插班生,两个班130名学生,外加文科补习班40人。那一年我教了170名高中毕业班学生。幸亏我向来手脚快,尚不至于手忙脚乱。1984届的辉煌,让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们对陈墓中学趋之若鹜,补习班就有远地来读的。而陈墓中学1985届学风正,上进心强,创造了更大的辉煌。如果说1984届开创了陈墓中学辉煌的历史,那么1985届就是巩固和弘扬了这份辉煌。有了1985、1986两届力压昆中的成绩,陈墓中学的霸业才算是正式建立了。
1985届,单就成绩而言,最辉煌的是历史学科。当年余为纲老师执教的历史,高考班级平均分苏南第一,得到省教研室通报表扬;蔡坤泉同学历史单科全省状元,97分(当时满分100分),作为样卷影印发全省教研机构传阅。我见到了这份影印件,堪称完美。蔡坤泉同学被南大历史系录取,成为陈墓中学校史上仅有的几个录取南大的高材生:1984的徐红生、1985的蔡坤泉、1987的沈跃新。而陆连荣同学就是余为纲老师的得意高足之一。余为纲老师已经作古数年,我想这样的业绩也应让他含笑九泉了。
我校的数学力量强大,连补习班三个班级三位老师任教,都拿了全县第一,文科、理科、补习班文科的第一。我们的物理、外语、化学依旧强势占据全县第一。我教了三个班,文科理科语文都是全县第二,补习班文科第一。当时还算年轻的我有点陶醉。也就是从这时起,来校听课的老师多起来了,县里邀我校老师出考卷的机会多起来了,市里学科会议来校召开的机会也多起来了。
1985届的高考语文特别难,120满分的试卷,我校平均分只有62分多一点。我在苏州休假,接到张瑞元老师发给我的分数,我急坏了,连忙赶回学校,不料竟是全县第二,仅比我的老友刘锡耀差了零点几,这才松了口气。
我们有一个最优秀的教师团队,有最勤奋好学的学生,有最安静不受干扰的学习环境。我们创造了那个辉煌的岁月。五宝湖的波涛作证,陈墓中学的辉煌历史就是这样被我们师生共同创造出来了。
看着当年的毕业照,校长云集啊。老校长有王伦明、郑重道老师,中一代的成为校长的有张瑞元、蔡国平、姚烈、周明德、忻增年老师,学生中还有陆连荣、王棣老师,1985届,校长培训班。如今物是人非,已经作古的有王伦明、周明德、余为纲三位老师。
整整三十年过去了,我们老师老的老了,病的病了,几位老师也已经作古了。我们的学生已经成为社会的栋梁,更可喜的是,85届为主的团队已经撑起了母校的大梁。
王弟弟的字还是那样秀丽吗?顾林生还在日本发展吗?想念大家,你们每一个学生都在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