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泰伯诗咏赏析选读之三十送唐紫微知苏台

(2015-04-03 06:33:31)
标签:

文化

泰伯诗咏赏析

送唐紫微知苏台

梅尧臣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泰伯诗咏赏析选读之三十

送唐紫微知苏台

【宋】梅尧臣

洞庭五月水生寒,卢橘杨梅已满盘。泰伯庙前看走马,阖闾城下见骖鸾。

娃结束迎新守,府吏趋锵拜上官。曾过扬州能惯否,刘郎盏底劝须宽。 

(《宛陵集》卷五十二)

【赏析】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城(今安徽宣城)人,宣城的古称是宛陵,因此世称“梅宛陵”。北宋初年著名诗人,与苏舜卿并称“苏梅”,同誉为宋诗“开山祖师”,为宋诗革新推动者。历任州县小官。50岁后,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后任授国子监直讲,迁尚书屯田都官员外郎,故人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修撰《新唐书》。今天新安江边的梅城就是因纪念梅尧臣而改名。

这是梅尧臣送朋友唐紫微到苏州做知州的送别诗。唐紫微其人的事迹无从查考,从诗歌中可以知道,唐是从扬州转任苏州的。从这首送别诗的内容看,作者与唐紫微的交情未必很深。只是罗列了作者知道的风土人情,让朋友对未来的生活有所期待。

这首七言律诗首联中的“洞庭”不是湖南湖北的洞庭湖,而是太湖。太湖的水五月天还有寒意,洞庭山的卢橘(枇杷)杨梅已经陆续上市。

颔联颈联想象吴郡百姓迎接新太守的热闹景象。

尾联说,你在繁华的扬州呆过,在苏州还能习惯吗?前任太守诗豪刘禹锡的一杯酒足以让你宽怀。在这首诗里,“泰伯庙”“阖闾城”只是人物活动的背景舞台,并无深意。

作者写苏州,善于抓苏州的特征:地貌特征有洞庭太湖、太伯庙、阖闾城,水果有卢橘杨梅,百姓以“吴娃”做借代,历史名人有刘郎。这样,苏州的表征就十分清楚,不会与其他地方相混了。抓特征的写法应该是可以学习的写法。

(张长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