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文理的目的是什么——高考改革之我见之四
(2014-09-11 07:15:27)
标签:
教育高考新方案文理不分科亮点教育均衡化 |
分类: 教育教学杂感 |
不分文理的目的是什么
——高考改革之我见之四
我楚狂人
我以为,这次教育部高考新方案最大的亮点就是强调不分文理科。
我历来主张高中教学不分文理科,分科教学和越来越早分科的现象造成了现今的高中生知识结构不完整,甚至畸形发展。这不仅是不利于终生学习,不利于思辨能力的发展,从而影响了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过早文理分科,不利于公民素质的提升。
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的合理性是非常明显的。现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高中教育的功利性越来越强,文理分班也就越来越早。现在已经有高一结束就分班的现象。而分班越来越早的直接恶果是高中学生的知识体系越来越不健全,严重影响学生的持续发展。高中阶段是基础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最关键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教育任务并不是让学生具备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是让学生具备均衡合理全面的基础知识体系,以利学生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而现状是分班破坏了学生均衡合理全面的基础知识体系,把高中教育的基本功能完全扭曲了。
高中文理分班的恶果已经显现,现在大学老师普遍反映新生的学习能力差,除了高中功利的应试教育造成学生被动学习的惯性外,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文理分科造成高中学生基础知识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学生健全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我们只要看看前辈大师级人物苏步青、华罗庚的深厚文学功底,就知道文理均衡发展对持续发展的作用有多大。爱因斯坦会拉很好的小提琴,并不仅仅是业余爱好那么简单,恰巧是爱因斯坦能够具备非凡思维能力的基础。如果希望我们的学生不是除专业以外就是低能儿,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具备健全思维的能力,我们就应该还高中教育的本来面目,取消文理分科。
但是,取消文理分科的用意虽好,却没有从根子上解决应试教育的问题。高中文理分科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伴生物,是现行高考制度催生的。高中文理分科愈演愈烈,固然与各级政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绩观念”有关,也是现行高考制度逼出来的。高考的模式未必有多大错(当然整天折腾就是灾难了),高考的管理却错得很厉害。要从根子上解决当前高中教育的问题,首先要让高考与高中教育分离,高考要真正与高中的教育业绩考核脱钩,不能以任何借口用高考成绩考核高中。同时,严令禁止违规补课,用法律的形式确定,违规多上一节课,就拍掉校长的乌纱帽;多校补课,拍掉局长的乌纱帽。
如果从小学就施行均衡化教育,就近入学;初中取消重点,不以考取名校来考核;高中教育业绩不与高考挂钩,情况会好一点。如果再实行教师、校长的流动,教育资源共享,那么应试教育就没有市场了,中国基础教育的弊病可以从根子上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