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尉山·香雪海·司徒庙3三、邓禹后事

标签:
苏州邓尉山司徒庙旅游 |
分类: 姑苏风光 |
邓尉山·香雪海·司徒庙3
——吴中名山记之二十一
我楚狂人
三、邓禹后事
邓禹墓位于河南济源御驾村西200米处,冢高8米,呈圆形,直径16米,占地约3亩;冢上有一柏树,直径1米许;墓前有一碑,高1.4米,宽0.8米,厚0.2米,碑文楷书:“汉先贤仲华邓禹之墓,康熙二十四年知济源县令尤应选立。”墓冢在“文革”时期取土挖去一部分。
据《汉书》记载:“东汉永平三年(公元60年),汉明帝刘庄第五个女儿刘致为沁水公主,嫁与高密侯(世袭)邓乾(邓禹孙),在封地沁水县(属河内郡沁河北岸,现济源市东北30里化村)兴建一座园林,史称沁水公主园,简称沁园。”后人作词咏其事,其调名“沁园春”,双调114字,平韵,是著名词牌。
邓禹为刘秀中兴汉室立下大功,满门显贵,成为东汉最显赫的大家族。宋代姓氏学家邓名世、邓椿哀父子所撰《古今胜氏书辩证》说:“自邓氏中兴后累世宠贵,凡侯29人,公2人,大将军以下13人,中二千担14人,列校22人,州牧郡守48人,其余侍中、将、大夫、郎、谒者不可胜数。”
东汉安帝时,有人诬告邓禹后人邓悝、邓弘等曾反对立安帝,引起安帝不满,邓氏遭受了一次大的劫难。此后,邓氏不断外迁,有的迁至湖南、湖北,有的迁至山西、甘肃。
我不厌其烦地引用这些资料,想说明几点。一是,邓禹成名极早,早期除游学长安外就是在家乡南阳读书,没有到过江南。二是,邓禹富贵终身,晚年没有隐居。三是,邓禹转战多年,所在地区在今天的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一带,其军旅生涯也未涉足江南。所以说隐居邓尉山的“相传”是不可靠的,无论早年或者晚年,都不可能。死后也是归葬故里的。
但是邓氏大族,若有后代流寓江南,是完全有可能的。他们定居后建庙祭祀自己显赫的祖先来作为家族的精神维系,也是十分正常的事。这样就有了庙,家庙。而有了庙就带出了山的命名,顺理成章。因此,邓禹后人在这里发展,后世就演化成邓禹本人在这里隐居的“相传”了。
“清奇古怪”不可能是邓禹手植,但是依旧是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