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窿山记4二、穹窿山与朱买臣

标签:
文化苏州穹窿山旅游 |
分类: 姑苏风光 |
穹窿山记4
——吴中名山记之十六
我楚狂人
二、穹窿山与朱买臣
穹窿山是西汉名臣朱买臣的故里,朱买臣在这里苦读成才,大器晚成,终于显贵。据传说,朱买臣在穹窿山读书,靠着打柴为生,不胜清苦,但是不改其读书之志。四十岁还是一贫如洗,七国之乱时逃难之浙江建德山中。其妻不胜清苦,更不胜邻里讥诮,与之离异。后经同乡人中大夫严助推荐,为汉武帝讲解《春秋》、《楚辞》得到信任,任为中大夫。在长安期间与著名学者公孙弘论辩,折服公孙弘而名噪一时。当时东越屡叛,朱买臣向汉武帝献平定东越的计策,获得信任,出任会稽太守。约一年后,因平定东越叛乱的军功升官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数年后,朱买臣犯法被免官。不久复任丞相长史。后因事被汉武帝诛杀于长安。
朱进买臣一生有几点特别值得注意,一是大器晚成,而且出身低微,是个“凤凰男”。二是微服进东越,设计平定东越的反复叛乱,显示了其非凡的才智。三是与酷吏张汤的斗争,直至付出生命。最值得注意的是与张汤的斗争。张汤本是小吏,奔走于朱买臣之门。后来得到汉武帝宠信权倾一时,对朱买臣也是趾高气扬。特别是张汤诬陷并杀害了帮助朱买臣的严助,欺压丞相府三长史朱买臣、王朝、边通。于是设计陷张汤于必死之地。张汤临死奏章说丞相府三长史朱买臣、王朝、边通陷害自己,于是汉武帝杀丞相府三长史朱买臣、王朝、边通。
朱买臣有一个儿子朱山拊,后来朱山拊做到了右扶风郡守。
朱买臣由于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历来多有记述:
《汉书》云:“而吴有严助、朱买臣,贵显汉朝,文辞并发,故世传《楚辞》。”这是说朱买臣对《楚辞》流传的贡献。
《初学记》:“朱买臣孜孜修学,不觉雨之流粟。”表彰朱买臣的好学。
《曲海总目提要》:“田蚡、张汤、桑弘羊、朱买臣。各以献策为进身之阶。以理财裕饷为急。”说明了朱买臣的策士身份。
蔡邕云:“朱买臣出于幽贱,并以才宜,还守本邦。”说明朱买臣的出身。
《三字经》:“如负薪”就是说的朱买臣。
《汉书》卷六十四有传。
朱买臣为后世所知是因为演义和戏曲中的“马前泼水”的故事,说的是朱买臣妻在朱买臣做了会稽太守后试图复婚,朱买臣在马前泼水,以“覆水难收”来拒绝。
朱买臣的墓址一直有几种不同说法:
一是嘉兴说,据《吴地记》记载:“嘉兴县,本号长水县,在东二里有会稽太守朱买臣坟。”
二者建德说,据《严州图经》卷二记载:“朱买臣儿子朱山拊护灵柩回故里建德朱池,葬朱买臣于幽径山。”
但是,朱买臣出生穹窿山,则没有疑义。“空岩已及万仞半”的茅蓬,相传是朱买臣故宅。今存盘石一方,上有明正德己巳年(1509)都穆题刻“汉会稽太守朱公读书处”十个大字。朱买臣不是什么大圣大贤,但是他谋事必成,是个成功的策士;他恩仇必报,有侠士风。他留下了一个成语“覆水难收”,和一个奋发图强的典范形象,这就比与草木同腐如我辈强得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