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名山记序

标签:
苏州名山序旅游 |
分类: 姑苏风光 |
吴中名山记序
我楚狂人
比较系统地写一写吴中名山,是我很早就有的想法,但是一直静不下心来做这件事。如今可以了。
其实,前人已经做了不少这方面的事情了,如明朝大学士王鏊就有《七十二峰记》,记载了太湖中的大小岛屿,也就是大小山峰了。民国元老李根源晚年隐居小王山,遍历吴中名山,做了很多文物考察和保护的工作,他记载的吴中名山就不下六七十座。如今世易时移,天下承平。前些年炸山取石破坏了的山在复绿,老景点在修复,新景点在修建。是到了可以细细品味吴中名山的时候了。
苏州城东基本无山,如草鞋山、张陵山基本看不见山体,只是极小的土堆。往东要到昆山的玉山镇方有玉山,一座小巧玲珑的山。苏州的山基本上在城西。
苏州的山海拔并不高,大多在200米之下。如名山灵岩山183米,天平山也仅201米,已经算是吴中数得着的高山了。至于大名鼎鼎的虎丘山,只是海拔36米的小丘丘而已。苏州的第一高峰是穹窿山,海拔341.7米。其次是阳山,海拔338.2米。这是苏州仅有的两座海拔300米以上的高山。苏州的山尽管海拔并不高,但是由于在冲积平原上平地拔起,相对高度还是很可观的,有山岳的气势。尤其如穹窿山和阳山,更有大山的气派。
吴中的山大多水灵,有些山就在水中,如洞庭东西山诸峰;有些山在水边,如上方山和虎丘山;有些山多山泉,如天池花山和天平山。山有了水,就有了灵性。所以吴中名山多有灵秀之气。
苏州的山在城西。细分起来,大约有近郊几座小山虎丘、何山、狮子山,灵岩、天平一区,上方山一带的吴山山脉,东山半岛一区,西山诸峰,穹窿山及其余脉直达光福半岛一区,阳山及其余脉周边诸山一区。大致上可以分为这样几个山群。我想和大家一起缓缓漫步在苏州城郊的群山之间,呼吸那带着野花清香的空气,掬一口清冽的山泉,追寻着前贤的足迹,享受自己清闲的时光。
我这次涉及的仅是苏州市区的山,至于县区的山,如昆山的玉山,常熟的虞山,就留待今后再说了。
我们起步走。
资料:
王鏊笔下的七十二峰:
马迹、东洞庭、西洞庭、津里山、夫椒山、渡渚山、鼋山、横山、阴山、叶余、长沙山、冲山、漫山、武山、馀山、三山、厥山、泽山、钱堆山、大矶山、小矶山、独山、东鸭山、西鸭山、三峰山、大嶞、小嶞、小椒山、杜圻、大贡山、小贡山、五石浮、茆浮、思夫山、南乌山、北乌山、大雷山、小雷山、干山、绍山、疃浮、东狱山、西狱山、粥山、琴山、杵山、大竹山、小竹山、长浮、癞头浮、殿前浮、龟山、大谢姑山、小谢姑山、玉柱山、金庭山、垓山、历耳山、笔格山、石蛇山、石公山、鼍山、小鼍山、青浮、惊篮山、箭浮、王舍浮、苎浮、白浮、箬帽山、猫鼠山、石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