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彩流光秦淮河

标签:
南京秦淮河历史旅游 |
分类: 天南地北 |
溢彩流光秦淮河
——金陵形胜之十三
我楚狂人
秦淮河,古城南京的母亲河。秦淮河的两大源头分别来自溧水的东庐山和句容的宝华山,到江宁的方山埭会合,从东水关注入南京城,由东向西横贯全城,从西水关流出南京城,注入长江。城里的十里秦淮称为内秦淮,也是南京自古以来的繁华地,王谢旧家均卜宅河畔。在东水关,秦淮河另分一支绕城而过,形成南京的护城河,这就是外秦淮。自古以来,不管这座城叫做石头城、金陵、秣陵、江宁、应天府还是南京,这里的人们就是靠着秦淮河水养育成长。
秦淮河,自古以来就极富盛名,被称为“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六朝金粉荟萃于此。有人说秦淮河“衣冠文物,盛于江南;文采风流,甲于海内”,所言不虚,即使称秦淮河是“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也不为过。
秦淮河由何得名?据传说,秦淮河古称“淮水”,原名“龙藏浦”。相传楚威王东巡时,望金陵上空紫气升腾,以为王气,于是凿方山,断长垅为渎,入于江,后人误认为此水是秦时所开,所以称为“秦淮”。又一说,说是自唐人杜牧有《夜泊秦淮》诗之后遂成定名。不知何据?但是在唐代中后期,秦淮河渐渐冷落萧条,却是在诗句中可以想见:“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秦淮河最繁盛的是明清两代。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秦淮风月”就成了中国“妓文化”的代名词,最著名的就是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艳”。很具讽刺意味的是,秦淮河流经夫子庙,这里本是借用为学宫泮池的神圣殿堂,却成了名妓们艳帜高张的风流地。桨声灯影,笙歌轻缓,长袖曼舞,清影临水,演绎了多少才子佳人的悲欢离合。
当慷慨激昂聚集在学宫面前驱逐无耻文人阮大铖而反被镇压的复社名士们在曼舞的红袖边寻找安慰时,大明王朝的最后一点民心失去了。结果,才子输给了佳人。名满天下的东林领袖钱谦益,只是借口“水太冷”的贪生怕死之辈,枉负了河东君的一片苦心。当侠女柳如是腰缠金罗汉为郑成功“翻江之役”筹款时,钱谦益的形象就显得越发猥琐。娇小的李香君,在易服的侯方域面前显得格外高大,栖霞山的红叶可以作证。
今天的秦淮河,繁华更胜往昔,流光溢彩。如能坐着灯船,从夫子庙一路直到中华门城堡,抒发一下思古之幽情,则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