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二题2
(2013-09-30 09:08:50)
标签:
沈阳清故宫东路西路旅游 |
分类: 天南地北 |
沈阳二题2
——长城内外之十七
我楚狂人
一、清故宫随想2
东路建于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大政殿为东路主体建筑,这是举行大典的地方。大政殿在清崇德元年(1636)定名为笃功殿,康熙时改今名。这是清帝与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的议政之处。严格地讲,东路建筑才是真正的政治权利核心所在。“大政”这个殿名点出了这个东跨院的政治地位。大政殿为八角重檐攒尖顶木结构,外观极像一个超级大亭子。殿中须弥座的台基上,绕以青石栏杆,殿宇八面全由木隔扇门组成。正门前两根金龙蟠柱,气势雄伟。殿顶为黄琉璃瓦绿剪边,正中相轮火焰珠顶。殿内彩绘梵文天花,团龙藻井。大政殿前面两侧排列亭子十座,统称十王亭。自北而南,东部依次为:左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蓝旗亭、镶白旗亭;西部依次为:右翼王亭、镶黄旗亭、镶红旗亭、正蓝旗亭、正白旗亭。这一结构,清晰昭示了清王朝初期八王议政时代的政治格局。也就是说,清王朝沈阳阶段的政治格局,距离完全的中央集权还有一大段路要走。
西路建筑为清入关后续建,于乾隆四十七年至四十八年(1782~1783)增建。包括戏台、嘉荫堂、文溯阁、仰熙斋等,最前面为校马场。文溯阁建于1782年,是专为贮存《四库全书》所建成的全国七阁之一,是与避暑山庄的文津阁一起,是七阁中长城以外的二阁。文溯阁面阔六间,内部三层,外观为两层重檐硬山式,前后有出廊。阁顶铺黑琉璃瓦,镶绿剪边,梁枋间彩绘“白马献书”图案。东侧有一碑亭,内立乾隆亲撰的《御制文溯阁记》(正面)和《宋孝宗论》(背面)。碑文详细记录了建阁经过和《四库全书》的收藏。成为供清帝们来盛京(沈阳)时读书看戏居住之所。
沈阳故宫在清朝灭亡后,被辟为博物馆,是中国较早的博物馆之一,先后称为沈阳古物陈列所、奉天故宫博物馆、国立沈阳故宫博物院、故宫陈列所等。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对故宫的建筑进行了全面的维修。1955年命名为沈阳故宫博物馆。1986年改名为沈阳故宫博物院。
沈阳故宫是我国现存仅次于北京故宫的最完整的皇宫建筑,集汉、满、蒙族建筑艺术为一体,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作为北京故宫的延伸,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