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枣市街与枣市桥1

(2013-02-27 08:44:36)
标签:

老苏州

银胥门

枣市街

文化

分类: 往事如烟

枣市街与枣市桥1

——银胥门旧事之十

我楚狂人

我在前面说过,胥江曾经是苏州的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经过苏州城区,在漫长的岁月里都是借胥江水道过境的,直至澹台湖航道开通。儿时的胥江成日成夜大小船只往来频繁,河边枣市街的居民真是“听惯了船上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往来的帆船过河口的大日晖桥和泰让桥,都需要“拔樯子(桅杆)”和“竖樯子”,重新挂帆起航,这就要身怀绝技的好手承担了。胥江最壮观的景色就是轮拖——一个轮船头拖着几个、十几个、几十个不等的拖船行进——有时拖的是大宗的木排和竹排。从护城河南来的轮拖,战战兢兢地折入胥江,大日晖桥水深流急,有时逆水根本上不了,没奈何只能把轮拖临时解散,分段拖过泰让桥,在重新编队。顺水而下也不容易,控制不了船速,很容易撞上桥墩,那就有船毁人亡的危险了。这就是我们儿时趴在泰让桥或大日晖桥栏杆上见到的景象。

大名鼎鼎的枣市街位于胥江北岸,东起大日晖桥,与万年桥大街交汇,西至双桥。其实我觉得早期的枣市街应该还要往西延伸,应该直到运河边的古驿站。枣市街曾经是胥门外最主要的商业街,也是通向横塘镇的最主要的交通要道。即使我们儿时,去横塘也是沿着胥江,过古驿站,跨彩云桥,到横塘的镇中亭子桥的。但是,自1860年的那场战火,枣市街渐渐失去了胥门外第一商业街的地位,被万年桥大街和后起的大马路、更后起的新马路取代了。枣市街的渐次冷落,其原因与水乡曾经繁华一时的古镇渐次冷落的原因是一样的,它们都是水运时代的宠儿,一旦进入陆运为主的现代社会,它们渐渐远离陆路要冲,就很自然地失宠了。古镇周庄、乌镇、西塘、震泽是这样,枣市街也是这样。

枣市街俗称“枣市上”、“枣栈上”。枣市街因何得名?普通说法是因这里是枣子的贸易中心。这话未必可信,在旧时,枣子毕竟不是苏州人生活的必需品,普通人家成年不吃枣子照样过日子。何况这周边也没有大宗生产枣子的基地,苏州人早期的枣子都是靠外地运入的,红枣、黑枣都是稀罕物。所以我以为,这里或许是外地枣子经销商的集中点,同时更是苏州农副产品的主要经销市场。

枣市街大约可以分为这样三段:大日晖桥到巨泾桥(苏州人误读为“居金桥”)左近为东段,这里比较繁华,有嘉应会馆、韩蕲王庙、同丰润酱园等等,多深宅大院;从巨泾桥到枣市桥堍为中段,这里渐次冷落,多浅窄的民居,这里有苏州早期的民族工业民丰锅厂;过枣市桥堍是西段,这里是码头和工厂区,苏州发电厂就在这里,后来又有了砂轮厂等工厂。顺便说一下,在胥江南岸还有油厂和面粉厂。

枣市街与枣市桥1

枣市街与枣市桥1

枣市街与枣市桥1
以上三张老照片都是网上搜来的上世纪初苏州河边景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趣话接官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