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悲剧李岩

(2012-11-07 07:31:12)
标签:

明末

农民战争

李岩

旅游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悲剧李岩

——明史札记之三十六

我楚狂人

乱世中的知识分子有这样三种生存状态,一种是强势出击,辅佐一位可以托付的明主,建立不朽功业,这类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是诸葛亮;一类消极逃避,躲进人迹罕至的绝地独善其身,这类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是陶渊明;一类是被动卷入政治漩涡,也顺势建功立业,最终不免成为权力之争的牺牲品,这类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是刘基。李岩不幸就是刘基式的悲剧人物。

李岩(?-1644年),原名李信,明朝河南杞县人,明天启丁卯年举人。其父李精白是山东巡抚加兵部尚书衔,崇祯初年在魏忠贤逆案中被定以“交结近侍,又次等论,徒三年,输赎为民”的处罚。《明季北略》上说李岩“有文武才”,生性慷慨豪爽,乐善好施,爱打抱不平,广交朋友,颇有侠气,杞县百姓称他为“李公子”而不名。

崇祯十三年,李自成从巴西、鱼腹诸山突围出来,轻骑由郧县、均县走河南,李岩投军。《明季北略》卷二十三中记述了李自成与李岩初见面时“相得甚欢”的情景:李岩对李自成说,“恨谒见之晚”,李自成对李岩说,“承不远千里而至,益增孤陋兢惕之衷”。李岩又说,“将军恩德在人,愿效前驱”,李自成也说,“足下龙虎鸿韬,英雄伟略,必能与孤共图义举,创业开基者也”。大有如鱼得水的感觉。

在得到李岩之前,李自成只是流寇,所过残破。自得李岩,逐步打造成一支王者之师。李岩用民谣“迎闯王,不纳粮”来收买人心,与明王朝争夺民心。李岩用“十八子当主神器”的流言为李自成制造天命所归的政治舆论,瓦解明军的军心。这种手段并不新鲜,无非效陈胜吴广故智,但在乱世,谣言的威力惊人。这也就是李自成击溃孙传庭之后明军望风而降的原因。李自成进京后,唯有李岩保持清醒的头脑,主张安抚前明官绅,优待明宗室,扎稳根基。李岩确实有帝师之才。

但是,不幸的是,进京后的李自成已经昏了头,李自成的亲信们也昏了头。更不幸的是,李岩也姓李,“十八子”也可以应在他的身上。李岩主动请命去河南安抚军民,是一招避祸的高招,也是当时军事形势的需要。不幸李自成已经容不得这个清醒的头脑了,他默许牛金星诱杀了李岩兄弟。李岩就这样悲剧落幕。

李岩一死,大顺军即告分裂,与清军、明军残部的交战屡战屡败。李岩死后,李自成又成了流寇。

了不起的李岩,一人之力把流寇改造成王者之师。悲剧的李岩,所托李自成毕竟不是英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圣恩寺记2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