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末农民战争13

(2012-10-25 07:43:25)
标签:

明末农民战争

明军将领

文化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明末农民战争13

——明史札记之三十五

我楚狂人

战将:

参与对农民军作战的明军战将不知其数,但是总兵官这样的最高级别军事主官也不下百员,其中不乏名噪一时的战将,如贺人龙、虎大威、曹变蛟等都是一时之选。但是,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数左良玉。而最能引起人们瞩目的还有重庆女土司总兵秦良玉。

左良玉

左良玉(1599~1645) 明末大将,字昆山,今山东临清人,行伍出身。幼时父母双亡,由其叔抚养,他身材高大魁梧,力大过人,乡邻都称之为“红脸大汉”。虽是文盲,但聪颖过人,自幼习学武艺,尤善弓射,娴熟左右开弓,很快晋升为辽东车右营都司。

崇祯元年(1628年),宁远兵变时被撤职,后因作战有功,所以,在隶属昌平督治侍郎侯恂部下时,由侯恂推荐为副将,自此铭记知遇之恩。左良玉被调往镇压农民军的前线。

明崇祯九年(1636年)巡抚杨绳武弹劾左良玉兵强而败,属“避贼”所致,责令其戴罪自赎。

明崇祯十年(1637年)安庆告急,左良玉当时正在南阳与农民军作战,河南监军太监力促左良玉入山“围剿”农民军,左良玉拥兵不动,崇祯遂派熊文灿至安庆,请左良玉至安庆。可左良玉对熊文灿漠然置之,擅去郧县攻打张献忠。

崇祯十一年(1638年),追击张献忠,挥刀击之,献忠面流血。农民军因此陷入低潮。崇祯十二年(1639年)五月,张献忠复叛,左良玉七月二十五日至房县。张献忠、罗汝才在播箕寨两山之间设伏,良玉中计大败,拚命突围,士卒死者一万多人,脱困士兵不到千人。据此,以“轻进”致败而贬三秩。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督军杨嗣昌荐左良玉有“大将之才,兵亦可用”,拜为“平贼”将军。其后,在川陕交界的平利一带与张献忠遭遇,张献忠大败,献忠妻妾被捕,农民军首要人物被杀,左良玉因此加太子少保。 杨嗣昌虽拜左良玉为“平贼”将军,但总觉得此人傲不可用.除督师约束左良玉外,又暗许贺人龙指日可取代左良玉之职,就在贺人龙跃跃欲试急于取代友良玉的时候,左良玉在玛瑙山与农民军交锋中,胜农民军,杨嗣昌对贺人龙说:任命之事后议。贺人龙因此怀恨在心。并将此事告诉立良玉。左良玉记恨在心,就在川陕一战中,杨嗣昌命令左良玉堵截农民军,左良玉袖手旁观,杨嗣昌九檄左良玉,左良玉仍置之不理。由于左良玉观战不至,张献忠从容出川攻打襄阳,农民军大胜,杨嗣昌一气之下汤水不进而亡。崇祯十四年(1641年)又将左良玉削职戴罪立功自赎。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侯恂为督师发帑五十万犒赏左良玉所属部下,左良玉与李自成会战于朱仙镇,左良玉大败,退至襄阳。开封再战,左良玉不敢迎战。李自成遂攻打襄阳,左良玉撤兵至武昌,左良玉向楚王要兵员、要粮饷,均没得到补给,遂掠夺武昌包括漕粮盐舶。到九江后拥兵二十万观望自保。后张献忠克武昌,朝廷严令出兵,才出战大败立足未稳的张献忠,收复汉阳。待张献忠入蜀后,出兵收复武昌。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封宁南伯,北京城破,崇祯自缢亡,左良玉尽出己掳掠所藏金银财物,散给诸将,才稳住军心。福王立,晋为宁南侯。时左良玉拥兵八十万,号称百万军,成为南明长江中游重要屏蔽。弘光元年(1645年)良玉以“奉太子传国密诏”,“清君侧”为名,传檄讨马士英,马士英急命史可法尽撤江防之兵以防左良玉,行至草鞋峡时,黄得功等部已击败良玉。四月初四日,良玉至九江,病革,邀江督袁继咸到舟中相见,袁责以大义,良玉望城中火光,大哭曰:‘予负袁公!’呕血数升而死。其子左梦庚拘禁袁继咸,引兵东下,直通太平府,弘光元年(1645)五月十三日梦庚率部投降清军阿济格部。袁继咸为清兵所执,不屈身死。

左良玉军纪很坏,拥兵自重,是跋扈悍将的典型。他不识字而能领大军,也是异数。据说说书人柳敬亭为左良玉说《三国》,左良玉敬为军师,这恐怕是传言了。

左良玉罔顾民族大义,热衷打内战,历史上难逃骂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