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说“莫言有没有资格获诺奖”

(2012-10-15 07:11:56)
标签:

莫言

诺奖

资格

文化

分类: 乱弹

也说“莫言有没有资格获诺奖”

我楚狂人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这个消息来得有些突然,但是也没有叫我感到多少惊讶——毕竟诺贝尔奖给人的意外太多了,莫言获诺奖,不算惊人之笔。所以我一点也不想对这事说点什么,这很平常,其意义与我国在奥运会获金牌差不多。但是日前看到网上冒出这样好玩的话题来:莫言有没有资格获诺奖?奇了怪了,获诺奖还要资格吗?太把诺奖当回事了。

鲁迅、胡适拒绝诺奖提名,那是因为愤于西方人的傲慢,对东方文学歧视加猎奇:中国人有多穷多愚昧,中国的小脚有多小,中国的鸦片枪有多别致。钱钟书调侃诺奖,那还是因为西方人的傲慢:中国文学非翻译成英语不能参评。谁都知道翻译作品是怎么回事。想那京剧《云中落绣鞋》翻译成“睡鞋的故事”,小说《水浒》,翻译成“三个女人与一百零五个男人”,什么玩意儿。莫言作品有幸恰巧有瑞典文译本,碰巧入了诺奖视野,于是为中国创收百多万美元外汇,大善!

莫言说,获奖与写作无关。莫言说,莫言热快快降温。莫言真是大有自知之明的聪明人,我不禁对莫言有了好感。说实话,对《红高粱》这样的专门聚焦中国最落后的角落展示给外国人看的作品,我看着不舒服。对《丰乳肥臀》这样用露骨的性暗示做标题的作法我感到不耻。这些都不是传世之作的正道。但是莫言喜欢这样,因为他知道市场需要什么,也知道外国人爱看什么。莫言喜欢,这是莫言的写作自由,写作本来就是很自我的事情。人家这样写,你爱看就看,不爱看大可不看。但是莫言获奖后的淡定,真的让我高看此公一眼了。了不起。而有些所谓专家则大放厥词,如莫言自此“比肩鲁迅”云云,就落了趋炎附势的下乘了。毕竟获奖后的莫言与获奖前的莫言没有什么两样。莫言还是那个莫言。

莫言到底有没有资格获诺奖?这个问题问错了。应该问,诺奖评委有没有资格对中国文学评头论足。他们只会看译本,对中国文学充其量是管中窥豹,隔靴搔痒。就像中国读者凭着译本就说法国的巴尔扎克的文笔比司汤达好,这让法国人笑掉了大牙。法国人都知道,巴尔扎克的文笔并不很好,但是中国读者看到的傅雷先生的译笔真好。

祝贺莫言,就像当年祝贺何雯娜获得北京奥运会蹦床冠军的心情差不多。我们的诺奖饥渴太厉害了,更甚于奥运金牌饥渴。

中国人,你为什么老是在乎别人是不是认可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湾明月1
后一篇:一湾明月2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