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的基本结构3
(2012-02-21 08:04:12)
标签:
议论文写作教育 |
分类: 写作杂谈 |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3
——议论文写作入门之四
我楚狂人
三、尝试习作
通过上面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范例的揣摩,现在我们可以自已学着写一篇结构比较规范的议论文了。先看一篇学生习作。
例文
伸出你的手
季文浩
在中国佛教的教义中,有一种说法叫做“豚肉于人”,简单来说。佛认为猪长猪肉、羊长羊肉、人长人肉,其间是不能画等号的。倘若人吃了动物的内脏血肉而使自己成长,岂非人所长出内脏血肉兼与动物同流?你母将一副完整的人的躯壳赐予子女,子女若使自己腿上长着猪肉,胸口长着羊肉,全身变得人兽难分,便是大大的不孝。所以,人是不能吃任何动物的。
从当今社会的营养学角度来看,这种观点无疑是荒谬的。但在现今,却有人走向“豚肉于人”的另一个极端,做出了更荒谬的事情……
有很多人喜欢吃燕窝。在燕窝中有一种极品称为“血燕窝”,它味道甜美,营养丰富,是许多人的最爱。可这种鲜红的燕窝却又是如何形成的呢?众所周知,燕以唾液筑巢,称之为燕窝。但无论将自己的家筑起多少次,贪婪的人总会将其夺走,作为美味的补品。一次又一次,直到燕子力竭呕血,连唾液中都渗入了血色,这便是“血燕窝”的由来。如果了解到这些,又还有多少人能将燕窝当作补品来吃呢?
可是,更凄惨的事,仍在世界各地上演。
在中国内地,近年流行一道被称为“三吱儿”的菜。这道菜其实非常简单,只是一盘刚出生、浑身还粉嘟嘟的小老鼠和一碗调料罢了。当食客用筷子夹起小老鼠时,它会发出“吱”的一声;而将它放入调料中,小老鼠则发出第二声“吱”;最后,当食客将这只出生还不满两小时的生命放入口中,就能听到那最后一声凄厉而绝望的“吱”……
它的一生,只能发出三声“吱”而已。
有很多人会认为很残忍吧?那生吃猴脑又如何?把猴子固定在铁架上,用钢刀铁锥打开它的头盖骨,让红白相间的脑部呈现在食客面前。接着会发生什么呢?食客会举起汤匙,从猴子的脑中挖出一勺勺脑汁——这是怎样的一张画面啊?!这些食客心中全然没有同情与不忍吗?难道他们听不到猴子临死前凄惨的叫声吗?难道他们感觉不到,自己吃进口中的脑浆,尚在跳动吗?过于充实的物质生活,已经把人类娇惯到一个什么都吃的地步了吗?那么我认为,还不如学学和尚,什么都不吃。
为什么要如此血腥的残食动物呢?我们欠动物的,实在已经太多了啊!
难道没有人看到吗?本应该与人类生活在一起的动物,现在被划进一块又一块的保护区。那真的是“保护”区吗?不!那更像牢狱!动物出不来,我们进不去。为什么?!人与动物间本不该这样啊!我们本应该一起生活,一起快乐啊!原因在动物,亦或在人呢?
曾听过这样一个笑话:一位动物学家死后见到了上帝。他对上帝说:“您对我们说,在天地之初,人与动物是可以自由沟通的。但为何我穷极一生心血,仍无法令动物开口与我沟通呢?”上帝笑了,说:“你错了,动物从未忘记与人类沟通的方法。反倒是人,从很久以前,就忘记如何聆听动物的声音了。”
难道不是这样吗?在新闻节目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野生动物园中的猛兽咬死游客的惨剧。自然,咬死了人的野兽是不可能不被杀死的。但它又做错了什么呢?同类被赶尽杀绝,自己被关进狭小的铁笼,如物品般展示,它反抗、斗争、做错了吗?反观那些生吃老鼠、猴脑的残忍食客,他们会被判处死刑吗?不可能!只要吃的不是金丝猴,那么即使被举报,也只会罚掉几十块钱,甚至连拘留所都不用进,动物杀人是死罪,人杀动物无所谓。同样是生命,为什么贵贱会相差这么多呢?人类若永远把自己看得比其它任何生命都高贵,杀戮便永不会停止!
尚有良知的人类啊!伸出你的手吧!可能我们并无法做什么。但至少,不要让我们伸出的手上沾上无辜的生灵的血。
寻求仁爱的人类啊!伸出你的手吧!也许我们无力如耶稣一般为世界高唱救世之歌。但至少,让我们为那些惨死的生灵,吟唱一首安魂之曲。
(本文发表于2005年5月13日《现代写作报》“校园新星”栏)
简析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保护动物,敬畏生命。但是作者没有在文章中直接提出来。文章的开头用“豚肉于人”这样的佛教教义,隐约地表达了中心思想。此后用大量的人类残害动物的比较极端的例子证明了“我们欠动物的,实在已经太多了啊”这个观点。最后用两个短自然段发出呼吁:保护动物,从我做起。文章的结构还是很完整的。
习题训练
请以“事成于勤而毁于随”为中心论点,写一篇结构规范的议论文。文章不少于500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