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丹崖武夷山1
标签:
人文/历史旅游 |
分类: 天南地北 |
碧水丹崖武夷山1
我楚狂人
前一阵子,听人说武夷山暂停搞旅游了,只接纳科学考察。我想这是因为要保护武夷山的自然资源,同时也庆幸自己前几年去过了武夷山。
位于福建北部的南平市的武夷山,其核心景区距武夷山市(县级)中心约十公里。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主要景区方圆7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 350米,属典型的丹霞,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之美誉,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于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 “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就自然景观而言,武夷山西部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分布着全球同纬度带现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东部山与水完美结合,以秀水、奇峰、幽谷、险壑等美景称著。就人文景观而言,武夷山是著名的道教名山,更是理学家朱熹长期讲学的学术根据地,“双遗产”当之无愧。
武夷山旅游以夏季最佳,草木茂盛,山水越发清丽,缺点是比较闷热,爬山时要注意防暑。我们就是在盛夏季节去了武夷山。
一、一线天景区
头天中午到武夷山,吃过饭顶着烈日就去爬山,去的是一线天景区。说实在话,这个半天一开始给大家的印象并不好,在烈日下爬虎啸岩光秃秃的陡峭山坡,去看一线天,把一些不太愿意爬山的朋友打倒了,有的人第二天的游兴有打消了。平心而论,爬山时确实有点乏味,没有多少景色看,但是翻过山,后山怪石嶙峋,小道曲折,绿荫森森,还是别有一番景象的。
一线天是一块巍然挺立的巨石,长数百丈,高千仞,名曰“灵岩”。岩端倾斜而出,覆盖着三个相毗邻的岩洞自左及右依次为灵岩洞、风洞、伏羲洞。一线天在伏羲洞,从伏羲洞进入巨岩内,到深处,抬头仰望,但见岩顶裂开一罅,就像是利斧劈开一样,相去不盈尺,长约一百多米,从中漏进一线天光,这就是前人叹为“鬼斧神工之奇”的一线天。
在伏羲洞中沿石罅右行约数十步,就可以折入风洞。洞口石壁上的“风洞”二个大字,为宋人徐自强所书。凉风从石罅中习习吹来,虽是盛暑烈日,气温高达38度,稍驻留,便觉寒气透骨。出了风洞,再绕过一道石廊,就是灵岩洞。故老相传先前有个姓葛的仙人,曾在此降妖,故此洞又称葛仙洞了。洞内有一口古井,名圣水井。在这里玩洞,小心蝙蝠,成千上万憩息于洞壁石缝中的蝙蝠,这是它们的家园。小心蝙蝠粪哦,还有点腥臭味。
一线天南面,与之相对立的是楼阁岩。壁立如屏的,半壁上有几处洞穴,远观如天然楼阁,这就是所谓的神仙楼阁。在它左边,又有一岩,名兰岩,有许多摩崖石刻,未及细看。岩下一石,倚于崖壁,石径伸入其间,如同一道关隘,号称天门。岩前的乱石中还有一螺蛳洞,很是相像。
附言:当年我还没有买数码相机,只能转引网上的图片了。见谅。下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