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河第一桥

(2011-07-01 06:49:35)
标签:

人文/历史

旅游

分类: 天南地北

黄河第一桥

——西出阳关之二十四

我楚狂人

到兰州,就是想看看黄河第一桥。这是九曲万里浪淘烟播的黄河之上的第一座大桥。黄河第一桥坐落在白塔山下,为纪念曾经想建都兰州的孙中山先生,命名为中山铁桥。这座贝雷式钢桁架公路桥不但是黄河第一桥,还是华夏第二座大铁桥,其建筑年代仅迟于上海外滩苏州河口的外白渡桥。

黄河第一桥开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二月,宣统元年(1909年)六月竣工。桥长230多米,宽7米多,平行弦杆贝雷式钢桁架桥体,石墩石台,共5跨。桥面上铺2层木板,两边有扶栏,“旁便徒行,中驰舆马”,也就是说两侧是人行道,中间通车马。桥的两端建有牌坊,上面横匾分别题有“三边利济”,“九曲安澜”的字样。

白塔山铁桥建成以前,原址曾有一座镇远浮桥,那是明洪武元年(1368年)为军事目的首次建成的,成为西部和西北各省来往的要道。但由于冬天黄河结冰,浮桥难以常年使用,每年都要冬天拆掉,夏天再建,很不方便。为此,清政府很早就商议请外国商人修建黄河铁桥,但因索价太高而一直未能实现。今天在铁桥桥头还保存了当年浮桥的一根巨大的铁桩,这是当年浮桥的纪念。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夏,泰来洋行的德国商人喀佑斯到甘肃游历,与有关部门签了合同,从国外购料,开始建造铁桥。当时,各式的桥梁材料由海路运来我国,在天津上陆,经铁路运到河南郑州(当时铁路只到郑州),然后再用骆驼、大轴踏车等运输工具送到兰州。由于路途遥远,运费相当昂贵,据记载,造桥的工料共用银16.5万两,而运费则用了14万多两,运费比例之高在世界建桥史上居首位。

桥建成以后,大大便利了两岸交通,但桥梁的承载能力较低,超过8吨重的汽车就不能过桥。到解放时,两个桥墩已发生裂缝,危及大桥本身,不得不对过桥车辆限重、限速、限数。1954年,当地政府用了半年时间修好了开裂的桥墩,在原来钢桁架的水平肢上加了一根弯曲形的上肢,桥面改用钢筋混凝土板,使桥面的纵横梁变为组合梁,提高了承载能力,20吨重的汽车可以畅行无阻。1981年,大桥经受了黄河上游特大洪水的考验,安然无恙。

但是大铁桥毕竟百年高龄了,2009年,大铁桥百岁之际,封桥大修。好在现在兰州的一段黄河上已经修建了好几座桥,不会妨碍两岸交通。我们到兰州那天,正是大铁桥大修后第一天开桥。正逢“六一”儿童节,也许我们正是借了小朋友的光,得以近距离接触大铁桥。开桥之日,两岸桥头悬挂起喜庆的大红气球,桥面上游人如织,一派节日景象。看来兰州人对大铁桥的感情很深啊。

伫立桥面,看黄河滚滚东流,此去将浇灌塞上江南河套,此去将劈开三门峡,壶口瀑布一泻千里,此去将高悬在中原大地头顶上,毁誉千古。看河面漂流的羊皮筏疾奔似箭,看白塔山梵宫高耸入云,看清真寺尖顶金碧辉煌,看身边游人熙来攘往。

啊,这就是黄河!

黄河第一桥

黄河第一桥

黄河第一桥

黄河第一桥

黄河第一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