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无际的戈壁滩

标签:
人文/历史旅游 |
分类: 天南地北 |
一望无际的戈壁滩
——西出阳关之三
我楚狂人
戈壁,戈壁,还是戈壁!西行的专列几昼夜就这样行走在戈壁滩。新疆导游说,新疆三分之一是戈壁,三分之一是沙漠,三分之一是绿洲。但是,我们一路见到的几乎全是戈壁,偶尔才能见到绿洲。
我们在柳园车站下车去敦煌,汽车需在戈壁中穿行120公里,这是我们近距离接触戈壁的机会。柳园镇属于瓜洲县,柳园之“柳”指的就是戈壁中的红柳,这是与骆驼刺一样顽强生活在戈壁上的生命。据说这里原来长着高大的红柳,现在已被人为破坏,荡然无存了。
敦煌的导游小孙也许是这一路最敬业的地陪,总想把自己认真准备的一切告诉大家。小孙给我们讲了许多戈壁的事,她说,那寸草不生的叫做“真戈壁”,或疏或密长着红柳和骆驼刺的叫做“假戈壁”;那白沙耀眼的叫做“白戈壁”,那黑色沙粒的叫做“黑戈壁”,那是含有煤,但是没有开采价值的。
小孙还告诉我们,瓜洲的瓜很好,由于光照充分,含糖分极高,不亚于哈密瓜。原来这里并非没有出产,这里除了瓜,还有药材锁阳,这是戈壁的产物。
见到白杨树就是见到绿洲了,其实绿洲也就是人类在戈壁中强行割据处一块生存栖息的根据地,其作用有点像蚊帐,只是比蚊帐大得多而已。
喀什的导游小唐告诉我们,戈壁分为沙石戈壁和盐碱戈壁两类,沙石戈壁深挖几米还是沙石,是无法改造的;而盐碱戈壁则不同,只要有充足的水,可以改成耕地。但是西北缺的就是水,敦煌年降水不足40毫米,吐鲁番更是不足20毫米,但是蒸发量高达数千毫米,何来灌地的水?我们在接近喀什的戈壁,见到了一座大水库,那是仅此一座。靠着雪山融雪解决饮水的西北,看着广袤无垠的戈壁,只能徒唤奈尔。
火车几天几夜在戈壁上行驶,若没有远处的雪峰,那车窗外的景色实在是单调乏味,叫人昏昏欲睡。但是,这几天看戈壁,我们体会了何为一望无际,何为雄浑,何为苍凉。而这些,在风光旖旎的江南是永远无法体会到的。
在大漠看日落日出,别有一番壮美。你看,在地平线上,那火一般的大红球把大漠燃烧起来了,映得大漠通红,映得一天云霞五彩缤纷。那种辉煌,非亲见不能想象。我想,这也许就是盛唐多少边塞诗的灵感所在吧。
啊,戈壁!也许就是人类精神的磨刀石吧?至少我这样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