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在东西大动脉

(2011-06-07 06:45:46)
标签:

人文/历史

旅游

分类: 天南地北

行走在东西大动脉

——西出阳关之一

我楚狂人

这次甘肃、新疆游,主要就是行走在祖国的东西铁路大动脉上。我们从苏州出发,经沪宁线、津浦线,到徐州西折上陇海线,开始了西征。在郑州会合了专列大部队,一路向西,第一站是甘肃敦煌。到兰州开始进入陇海线的西延兰新线,第二站是新疆的吐鲁番。吐鲁番是南北疆线的分岔点,我们沿南疆线翻越天山山脉,直到南疆线的尽头,也是我国的极西边陲喀什,这是第三站。然后沿南疆线返回,到天山脚下号称“南疆锁钥”的库尔勒,这是第四站。从库尔勒再次翻越天山,到吐鲁番,折向北疆线,到乌鲁木齐,是第五站。从乌鲁木齐东返,至兰新线与陇海线交接处兰州,这是第六站。兰州再返回郑州,专列解散,我们转车回苏州。往返全程约1.1万公里,历时16天。

我们这个专列总共有游客740人左右,在郑州车站专门开了一个备用候车室供我们使用。这740个老头老太,穿着一式的红马甲,上书“走进西部”四个大字,夹杂着几个黄背心的导游,那场面倒也有几分震撼。呵呵!

这次西游,去的都是缺水干旱地区,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早就做好了艰苦度日的思想准备,但是,事实还是超过想象。首先是专列的设施差,是淘汰的旧车皮,没有空调,在戈壁上白天闷热难耐,晚上寒气逼人;再加供水比较紧张。倒是乘车消耗体力,游玩则还好。其次是气候干燥,海拔又高,再加多食用方便食品,许多伙伴都生病了。专列上有被救护车接走的,也有到站顾不得游玩去挂水的。我们苏州一行十五人,就有五人发烧,五人腹泻,我算是侥幸没生病的三分之一。

这次是看够了雪山,秦岭、祁连山、天山、昆仑山,雪峰连着雪峰;这次看够了戈壁滩,从天水向西不远,就见戈壁,有时火车开了半天也见不到人烟,放眼全是戈壁,直达喀什。我以前最西到过陕西的宝鸡,就折向南越秦岭入川了,这次终于到了极西之地。一路西行的那些地名给了我历史的厚重感:河西走廊、河西四镇天水、张掖、酒泉、敦煌、重镇安西(吐鲁番)、罗布泊、塔里木河、塔什拉玛干、库车、轮台、葱岭(喀什以西的昆仑)……我彷佛行走在盛唐边塞诗中,这是有岑参、高适、王之涣、王翰的歌唱,这里有高仙芝、封长清的足迹。历史更幽深处,这里还行走着张骞、班超、李广、卫青、霍去病……

总以为自己懂中国,但是这次还是给了我许多全新的感受。顾炎武先生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诚不我欺。

不知怎么,忽然想起了唐玄奘。想当年,玄奘独自一人出关,舍身求法,在今天看实在是十死无生的。那高山,那戈壁,那狂沙,那苦寒,那干旱,那饥渴,都能夺人生命,何况还有野兽和强盗。但是玄奘硬是突破生命禁区,越过葱岭进入中亚,折向印度了,这真是奇迹。也许这就是感天动地的效果吧。

一路漫想,我行走在东西大动脉上。

行走在东西大动脉
索桥
行走在东西大动脉

储油罐行走在东西大动脉

土山
行走在东西大动脉

戈壁日落
行走在东西大动脉
盐碱戈壁
行走在东西大动脉

天山脚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重到少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