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雁荡纪游1

(2011-04-05 07:01:37)
标签:

人文/历史

旅游

分类: 天南地北

雁荡纪游1

——浙游记之十二

我楚狂人

雁荡山有“东(洞头半屏山)南西(泽雅山)北中”五雁荡,都在温州附近,而名列中国十大名山,号称“东南第一山”的是北雁荡,也就是沈括、徐霞客笔下的雁荡。北雁荡地属乐清,在乐清市北,与温岭、永嘉接壤。

当年读沈括《雁荡山》,只开篇第一句“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这一句话,就引发我无穷想象。1985年夏,得偿夙愿,登临雁荡山。我们是从乐清出发,汽车经过了一个海湾,到达雁荡山区的。当年还没有直达景区的班车,班车在进山的路口下客,然后旅客或是步行数公里进山达景区中心点响头岭,或是坐农民的“啪啪车”(正三轮柴油车)进山到响头岭,交通不便,所以当年雁荡山旅客并无多。我们叫了一辆“啪啪车”进山,住进了响头岭溪水边的农民办的小旅馆。中午吃过饭,就立即去大龙湫。雁荡山大小景点有五百多,号称雁荡三绝的是大龙湫、灵峰、灵岩三大景区。而名声最大的则是落差达197米的中国第一高瀑大龙湫瀑布。

当年从响头岭去大龙湫需要翻过一座很陡的山叫做火焰山,一路溪流淙淙,激荡着洁白的卵石,相伴我们前行。与我们一起上山的并没有多少游客,有的只是“挑山工”。所谓“挑山工”就是专门用扁担挑货物上山的运输工,一根被汗水浸泡得暗红的木扁担,一根同样被汗水浸泡得暗红的戳棍,就是他们全部工具。“挑山工”右肩担着扁担,扁担两头是沉重的货物,压得硬树扁担吱吱作响,左肩架着戳棍,撬在扁担下,这样就双肩同时着力。那货物足有200来斤。他们腰背挺直,一步步往山上走,仿佛山道的石级上回荡着脚步声。他们休息时也不卸担子,只是用戳棍竖起一架担子,稍稍站立片刻而已。我们空身上山尚觉气喘吁吁,见这样的挑山工几乎惊为神人。当年我曾有白话诗《雁荡挑夫》抒发自己的感受。

过山梁下坡,就听到水声,稍行不远,就能见到燕尾瀑。溪水触石分流而下,状如燕尾,燕尾瀑以其形而得名。瀑下一潭,名叫霞映潭,潭水碧绿,大一亩余;潭中巨石,形状像大铁锅。我们归来时见晚霞照映时,潭水明丽,明白其得名的由来。燕尾瀑是我们在雁荡山见到的瀑布中水流最丰沛的。

过燕尾瀑,不远就再次听到水声,越向前水声越大,我们知道大龙湫就在前面了。绕过山脚,见前面峡谷中峭壁上一道匹练凌空垂下,在风中飘动摇曳,犹如临风起舞。再走近去,只觉峡谷中凉风卷着细细的水滴扑面而来,顿觉暑气尽消,汗水尽褪。

走近大龙湫,仰头看去,见瀑布从天际挂下,旋风起时,瀑布被搅成雾点四处飞溅。忽而盘旋而下,如游龙嬉戏。瀑布下有一潭,水极清凉。绕到瀑布下在仰头看,水滴四溅,在阳光下闪闪烁烁,如漫天繁星。徐霞客在游记中写道,(每当大雨刚过 )“怒涛倾注,变幻极势,轰雷喷雪。”这种奇景是看不到了。而清代袁枚在《大龙湫》诗中所说的:“龙湫之势高绝天,一线瀑走兜罗棉。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为烟,况复百丈至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的景象则差相似。

潭水边石壁上满是历代名人的题识,以行楷“大龙湫”和铁线篆“天下第一瀑”最为醒目。

2007年,重游大龙湫,大龙湫仅剩一线,不觉有点失望。

雁荡纪游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雁荡纪游2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