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11-02-22 08:00:08)
标签:

人文/历史

苏州掌故

文化

分类: 苏州夜话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苏州地名考之十三

我楚狂人

我们今天常常把敢为天下先的勇敢者称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想想也是,那螃蟹长得够可怕的,满身坚甲,八足二螯,横行无忌,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真是够不怕死的。那么那个勇敢者到底是谁,难道已经湮没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之中了?昆山人说“不”,他们会告诉你,这个人叫做巴解,他是大禹治水的助手,他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就与“巴城”的地名由来有关了。

在昆山闻名中外的“蟹乡”巴城,流传着这样的传说:说是有一个叫做巴解的人协助大禹治理水患,但是筑起的围堰经常被一种浑身坚甲,双螯狰狞的“虫”破坏,百姓不胜其扰。于是巴解怒而食“虫”,百姓纷纷效法,“虫”患乃解,围堰遂成。百姓为了纪念巴解的功劳,就在“解”字下面加上“虫”字,称这种长相凶恶的“虫”为“蟹”。而大禹为了褒奖巴解的治水之功,封其为“巴王”,于是后世就有了“巴王城”的地名,简称即为“巴城”。这个传说在巴城流传已久,很有点史前时代传说的特色。

我在昆北插队数年,深知昆北水患的厉害。昆北地处昆山与太仓、常熟等“高乡”的交界处,是附近几县的“盆底”,长年受水涝之苦。在昆北水利设施没有健全之前,实际上就是湿地,涨水时是一片汪洋,芦苇丛生,割稻季节要划着采菱的木桶去剪稻穗。解放后连年建围堰,连年开河,才有了今天的局面。我在插队的那些年,冬天往往就是在“河工”工地上度过的。这样一想,不禁对巴解这位“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肃然起敬了。

巴城镇就在以出产大闸蟹而远近闻名的阳澄湖畔,是昆山市第二大镇,据说已有2500年镇史。据史料载,吴王阖闾曾建“十二城”,其中就有“巴王城”,这应该是巴城镇史的开始。听说2003年5月,巴城湖筑堤汲水取土,现出了“古巴城”的踪迹。苏州市博物馆和昆山文管所有关人员考证,以为古巴城遗址沿湖一带。推测就是吴王阖闾所筑的十二城之一的“古巴城”遗址,但是还有待更有力的证据。

巴城现在已经把原来的征仪、石牌兼并过来了,阳澄湖几乎成了巴城的内湖,于是螃蟹牵头的特种水产成了巴城的品牌。巴解不会想到,当年冒死一搏,拼死吃的“虫”,居然成了远近老饕不远千里追逐的美味,而且还吃出许多花样,吃出文化来。这真是始料不及的事情了。

插队时,我去过巴城老街,那是清代古街。从未见过这么窄的街,巴城人开玩笑说,一拳头可以打到对面楼上的人。听说现在巴城老街已经成为旅游景点了,那窄窄的石板街依旧,街两侧的小楼依旧。如果在细雨蒙蒙的时节,撑一把油纸伞,在这窄窄的古街独步,听着石板上自己清晰的脚步声,会不会有时空穿越的错觉?

几十年没有旧地重游了,颇有点神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