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与酒
(2011-01-22 08:47:24)
标签:
唐诗 |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
唐诗与酒
——闲话唐代文化之三十五
我楚狂人
读唐诗,有一个错觉,那就是所有诗人无不爱酒,甚至嗜酒如命,诗与酒在唐诗中已经结下了不解之缘。
李白是诗仙,也是酒仙,他公然离经叛道地高唱:“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他交的朋友是“酒中八仙”, “酒中八仙”之一的贺知章与李白订交,就是抵押了皇帝赏赐的紫金鱼换酒喝的。他向往的生活就是“金樽美酒斗十千”,为了美酒可以抛弃“五花马,千金裘”。甚至连他的死也在民间附会成酒醉捉月坠水而亡。难怪后世卖酒的都打“李白牌”——酒招上大书“太白遗风”。其实真正喝酒喝死的不是浪漫的李白,而是严肃的杜甫。穷途潦倒的杜甫误入洞庭湖,绝粮数日,好不容易得到朋友接济,一夕大醉暴毙。一代诗圣竟然死在酒上,匪夷所思。杜甫爱喝酒,即使贫穷也要喝,“盘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没有酒友也要喝,“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白居易喝酒也很出名,他的“香山九老”就是酒友。生活中最滋润的事莫过于“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不但能喝酒会喝酒,还会酿酒,他家的好酒当时很出名。据说至今还有白居易酿酒旧方流传民间。
我们再看看其他诗人著名的“酒诗”吧。孟浩然《过故人庄
喝过酒的人都体会过微醺的飘忽,大醉的恍惚。也许这种境况与诗歌的灵动,是对灵感最相宜,唐人的豪放浪漫在酒中绽放。从唐人开始,诗和酒再也不分家了,无论欧阳修、苏轼、陆游,还是王渔洋、龚自珍,只要是诗人,就喝酒。只不过喝多喝少罢了。
关于唐诗的话题到此告一段落。
附:酒诗数首
独酌
窗外正风雪,拥炉开酒缸。
何如钓船雨,篷底睡秋江。
青帜阔数尺,悬于往来道。多为风所飏,时见酒名号。
拂拂野桥幽,翻困江市好。双眸复何事,终竞望君老。
何人置此乡,杳在天皇外。有时忘哀乐,有时忘显晦。
如寻罔象归,似与希夷会。从此共君游,可烦用冠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