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虚伪的元稹(上)

(2010-11-23 08:32:26)
标签:

唐诗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虚伪的元稹(上)

——闲话唐代文化之二十二

我楚狂人

曾经那样喜欢元稹的诗,为了他的真情款款的诗句“而今俸钱过十万,为君营奠复营斋”“ 贫贱夫妻百事哀”“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而感动,以为他是个深情的人。元稹的三首悼亡诗即《遣悲怀》三首被推崇备至,有人甚至认为是千古第一悼亡诗。特抄录如下:

《遣悲怀》三首  元稹

其一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其三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辞。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应该说,这三首悼亡诗确实是好诗。但是随着书阅读越多,人生阅历越来越丰富,我对元稹的看法产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元稹是一个政治上的变节者,生活中的文过饰非者。

就从这三首悼亡诗说起吧,这是元稹悼念亡妻韦丛(字蕙丛)所写的三首七言律诗。韦丛是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幼女,二十岁时嫁与元稹。七年后,即元和四年(809)七月,韦氏去世。这三首诗是韦丛去世两年之后的作品,当时元稹在监察御史分务东台的“言官”任上了。从诗的内容来看,我们主要看到的是作者对亡妻的歉疚感,因为让亡妻贫困,让亡妻不开心“平生未展眉”。其实,元稹与韦丛的婚姻是以牺牲另一个痴情女子的终身幸福为代价的,这就要说起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了。《莺莺传》也就是元杂剧名著《西厢记》的祖本,元杂剧《西厢记》改编自董解元的鼓词,而董解元的鼓词又改编自《莺莺传》。《莺莺传》原题《传奇》,又称《会真记》。其故事由于《西厢记》被后世大量搬演,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不赘言。其中男主角张生的生活原型就是元稹“夫子自道”,这一点自宋代王铚《〈传奇〉辩证》以来已经诸大家共识,没有分歧;而女主角莺莺其人则众说纷纭,宋代王铚《〈传奇〉辩证》考证认为是唐永年县尉崔鹏之女﹐近人陈寅恪揣测是一个名叫曹九九的“酒家胡”,还有人考证是元稹的表妹某氏,今人范文澜的高足卞孝萱有《元稹年谱》辨正诸说。总之就是一个美到极点而出身低微的红颜薄命者。《莺莺传》是一个典型的始乱终弃的故事,最可耻的是,男主角玩弄了女主角的感情和身体又抛弃她之后居然还振振有词:太美丽了,太美丽就是妖孽。其实,我们从元稹妻子韦丛的门第来看,元稹用婚姻做了一次政治投资。熟悉唐代历史的人都知道,韦姓是唐代最显赫的姓氏之一。元稹悍然毁约,抛弃了美丽的情人而进行政治联姻,已经暴露了元稹的寡情冷酷极其政治野心。至于悼亡诗三首无非是维系因为妻子亡故而行将淡薄的政治联姻而已。所以文学家的作品是一回事,行事又是一回事。听其言还要观其行。至于王实甫把张生写成情圣,竟无端掩盖了元稹的薄情郎恶行,却是意料之外的事了。看《莺莺传》,再看《霍小玉传》,唐代的才子真是无情无义得很。

《莺莺传》就是元稹的自我辩解书,看《莺莺传》可以看出元稹真实的感情世界。这是说的元稹生活中的文过饰非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