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被历史贬低的隋炀帝6
(2010-09-03 07:13:13)
标签:
文化隋炀帝 |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
最被历史贬低的隋炀帝6
我楚狂人
六、隋皇朝灭亡的原因
盛极一时的隋皇朝何以轰然倒塌呢?我的学生季文浩君说了这样一句话:隋炀帝把应该几代人做的事一个人做完了,所以他亡国了。余深以为然。隋炀帝太想名垂千古了,太想成为一代圣主了,太操切了,所以他国灭身亡。
隋炀帝开大运河,这是何等耗费国力的浩大工程。其实一个皇帝毕生完成这样一件事就了不起了,但是隋炀帝并不满足。他还要开疆拓土,恢复大汉皇朝旧观。于是他四处征战,连年不休。事实上他的疆域已经恢复到了汉武帝时期的规模。如果没有隋炀帝的努力,唐皇朝就没有如此恢弘的气度。但是汉武帝是在文景父祖的长期积累下才完成自己的伟业的,隋炀帝只有父亲为他积累的有限的家底,他承担不起这样消耗,他只能成为唐皇朝的垫脚石。
隋炀帝修《大业历》,整理历代藏书,工程浩大。这本来是功在千秋的盛事,但是这也应该是太平盛世才能耗费得起的赔钱的事。这样,无疑又让国家财政雪上加霜。
偏偏隋炀帝还是个好大喜功的皇帝。譬如和西域的贸易本应该是双方互利的,但在隋炀帝朝贡式贸易的思想指导下,主要是向西域炫耀隋朝的富有,所以隋朝基本上是赔钱的。在西域商人返回的时候,还要给予很多的赏赐,结果使国家耗费巨额钱财。如公元610年的正月,隋炀帝在洛阳大演百戏招待西域商人,前后达一个月之久。洛阳的店铺都用帷帐装饰,让西域的商人们免费吃饭,免费住宿。隋炀帝面子赚足了,钱也赔够了。其实,这就是中国古代典型的朝贡贸易,小国来朝拜,对我表示尊崇,然后给你丰厚的金银珠宝赏赐。这就是所谓“年年进贡,岁岁来朝”。并非只是杨广。
如果隋炀帝把开凿大运河作为自己事业的巅峰,为后代积累资本,把开疆拓土,其中包括对高丽的征战留给自己的儿子,把修书留给自己的孙子,那么隋炀帝也许真的成为汉文帝式的人物了。
欲速则不达啊!隋炀帝之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