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被历史贬低的隋炀帝5
(2010-09-02 07:07:39)
标签:
文化隋炀帝 |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
最被历史贬低的隋炀帝5
我楚狂人
五、惊世文才
隋炀帝文采风流,惊才绝艳。杨广爱好文学艺术,曾命臣下将禁中秘阁之书,抄录副本,分为三等,藏于洛阳观文殿的东西厢书库中,又在殿后另筑二台,聚藏魏以来的书法名画。这是罕见的修书工作。
杨广其文初学庾信。为晋王时,召引陈朝旧官百余人“以师友处之”,于是爱好梁陈宫体。《隋书·文学传序》称:“炀帝初习艺文,有非轻侧之论。暨乎即位,一变其风。”今存其诗多为乐府歌辞,内容或为应酬赠赐,或写声色游娱,显然沾染齐梁之风。但他也有显示帝王之尊的雅体,“虽意在骄淫,而词无浮荡”。他的代表诗作《饮马长城窟行示从征群臣》。清代诗论家沈德潜认为“气体自阔大,而骨力未能振起”,“比陈后主胜之”(《古诗源》)。由于他曾亲历塞上,远征辽东,故诗中描写的自然景物和戎马生活,也有其实践基础。他又有精工的诗句,如“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回”(《春江花月夜》),明代胡应麟以为“绝是唐律”(《诗薮·内编》),对初唐近体发展有一定影响。《隋书·经籍志》著录《炀帝集》55卷,《全隋诗》录存其诗40多首,见《隋书》本纪。
请欣赏这两首诗。
《饮马长城窟行》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合小子智,先圣之所营。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严驿马上,乘空烽火发。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这首隋炀帝在西巡时所做的《饮马长城窟行》,成为千古名篇。“通首气体强大,颇有魏武之风。”后代文人对隋炀帝诗篇的评价极高。“混一南北,炀帝之才,实高群下。”“隋炀起敝,风骨凝然。隋炀从华得素,譬诸红艳丛中,清标自出。隋炀帝一洗颓风,力标本素。古道于此复存。”
《春江花月夜》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这首诗充分显示隋炀帝的文采。论者以为“能作雅正语,比陈后主胜之。”“隋炀诗文远宗潘、陆,一洗浮荡之言。惟录事研词,尚近南方之体。”隋炀帝的诗文在中国文学、诗歌史上占有其应有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