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战争概述8
(2010-07-29 07:02:29)
标签:
文化宋史 |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
宋金战争概述8
——宋史札记之六十一
我楚狂人
八、宋元灭金
金贞祐五年(1217年),蒙金战事频仍,金朝国力日衰,为补充其在战争中的损失,金廷于四月分兵向南宋川陕、荆湖地区发起进攻,被宋击败。金兴定三年(1219年)正月,金以仆散安贞为统帅分兵三路,倾其全力在西自川陕东至江淮的广大地域,向南宋发起全面进攻。南宋军民奋起抗击,在大安军(今陕西宁强西北)、枣阳(今属湖北)、濠州(今安徽凤阳)相继击败金军;打破了金军全线进攻、向南拓地掠物的企图。金正大元年(1224年)六月,金廷鉴于在与蒙的战争中损失惨重,两面作战于己不利,遂停止对宋的进攻,集中兵力抗击蒙军。金天兴元年(1233年)正月,蒙古军拖雷部实施战略大迂回,在三峰山(今河南禹县)大败金军,金军主力损失殆尽。翌年正月,金哀宗鉴于中原不保,遂弃南京逃至归德府(今河南商丘南),企图迁都入蜀修养士马,重振其势。被宋将孟珙率军击败。金哀宗见入川不能,旋逃至蔡州。八月,宋蒙达成联合攻金协议。十月,宋廷命孟珙率军与蒙古军会攻蔡州。翌年正月初九,金哀宗在城将被蒙宋联军攻破之际,传位末帝完颜承麟。次日城破,哀宗自缢,完颜承麟兵败被杀,金朝遂亡。
在这个阶段,出现了一位关键人物,那就是名将孟珙。
孟珙(1195—1246),字璞玉,祖籍绛州,随州枣阳人,南宋末年杰出的军事统帅,被后世军史家称之“机动防御大师”,南宋未年曾以一人之力统御南宋三分之二战线上的战事。
孟珙生于将门。曾祖孟安是岳飞部将,祖父孟林也是岳飞部属,随军至随州,定居于枣阳。父孟宗政(?—1223),字德夫。开禧二年(1206)宋军北伐时,率领义士进行游击战抗金,被任为枣阳县令,后升京西路钤辖军职,驻守襄阳。嘉定十年(金兴定元年,1217)四月,金军南攻襄阳,围枣阳,孟宗政与扈再兴、陈祥等率军出击,连败金军,又驰援枣阳,枣阳解围,遂兼权枣阳军(县升军)使。嘉定十一年二月,金军主将完颜赛不率军数万攻枣阳,枣阳军使孟宗政在援军扈再兴、刘世兴的协同下,抗击达三月之久,金军不支退兵。嘉定十二年二月,金军再次攻枣阳,在孟宗政多方抗击后,金军溃退。孟宗政又奉命出击金境内的湖阳县城,“鼓而拔,燔烧积聚,夷荡营寨,俘掠以归,金人自是不敢窥襄、汉、枣阳”后任荆鄂都统制仍兼知枣阳军,积官至右武大夫、和州防御使、左武卫将军。嘉定十六年(1223),病死于枣阳任上。后赠太师、永国公,谥忠毅。
自嘉定十年(1217)起,孟珙从父孟宗政抗金,以功入官。嘉定十四年(1221),任光化县(今老河口)尉。宝庆元年(1225),升任峡州(今宜昌)兵马监押兼在城巡检。三年,改任京西第五副将、权神劲军统制,回到枣阳任职。由孟珙权管忠顺军。孟珙将忠顺军分为三军,军情遂平定。次年,升任京西第五正将、枣阳军驻扎,总辖本军和屯驻忠顺三军,后升京西路兵马都监,又升兵马钤辖。
绍定六年(金天兴二年、蒙古窝阔台汗五年,1233)十二月,金哀宗逃至蔡州,金将武仙、武天锡、邓州守将移刺瑗(袁)等聚兵邓州,进攻光化。次年五月,孟珙奉命进讨,一举歼灭武天锡所部并杀死武天锡,金邓州守将移刺瑗投降。七月,又击败武仙于浙江石穴山寨(今河南淅川南)。孟珙升任鄂州江陵府副都统制,成为节制一方的大将。十月,奉命与蒙古军会攻金朝行都蔡州,京西忠顺军统制江海等从征。
端平元年(1234)正月,蒙古军攻城北,孟珙所部宋军攻城南门。金哀宗当时正在进行传位给末帝完颜承麟的仪式,典礼刚完,宋军首先攻入城内,孟珙部宋军打开西门,放下吊桥,接蒙古军进入城内。联军攻下蔡州,金哀宗自焚,金末帝为乱军所杀,金亡。孟珙以功升任建康府诸军都统制,又兼权侍卫马军行司职事。
孟珙在宋元战争前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到以后写。
宋金战争以宋元灭辽告终,更为残酷的宋元战争紧接着就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