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守上游的吴家军3

标签:
文化宋史 |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
扼守上游的吴家军3
——宋史札记之五十三
我楚狂人
三、吴璘守蜀三十年
绍兴十年,吴玠病死,吴璘代领其军。朝廷升任吴磷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吴璘自始至终与其兄并肩作战,充分汲取了其兄的战争智慧,并有所发展,力保川中三十年安然如山。
绍兴十年(公元ll40年),金人撕毁和约,兵分四路在主帅金兀术的指挥下,对南宋发动全面进攻。金兵很快占领河南、陕西的许多州县。接着,金将撤离曷率领西部金兵,强渡黄河,攻占长安,直趋凤翔。宋军在吴璘的指挥下,奋勇抵抗,首战大获全胜,打击了金军的嚣张气焰,阻止住敌人的西进势头,挽救了全陕的危局。朝廷再次提升吴璘为镇西军节度使并授予侍卫步军都虞侯。
绍兴十一年八月,吴璘新创的阵法开始投入使用,称为“叠阵”。其布阵之法,“每战以长枪居前,坐不得起;次最强弓,次强弓,跪膝以俟;次神臂弓。”(卷141绍兴十一年八月癸巳条)
绍兴十一年(公元ll41年)_,南宋又与金签订和约。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方利用和约为缓兵之计,再次调集六十万大军,由金兀术亲自率军倾巢南下,妄图一举灭宋。南宋朝野大为震惊。宋廷任命吴璘担任四川宣抚使兼陕西、河南招讨使。这时吴璘已六十二岁高龄,毅然决然带病赴任,亲自披挂上阵,指挥西线宋军,接连收复秦、洮、陇、商等州,吸引了大量南下金兵,缓解了东南战场的压力。
乾道元年(公元ll65年),吴璘被召回京城,受到高宗、孝宗厚礼款待,封为太傅和新安郡王。次年,吴璘病逝。赠太师荣誉头衔,后又追封为信王。
吴璘有两篇兵法论著。他认为金兵有四长,我有四短,在实践中要注意以我之短制彼之长。以分队制其骑兵,以轮番迭战制其坚忍、制其重甲,以劲弓强弩制其弓矢,则以远封近,以强制弱。知己知彼,才能常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他在强敌面前,窥伺战机,灵活地运用孙膑的三驷之法,“以弱为先,强者继后”,以小败而换得大胜。以小失而获取大得。在拔将用人上,坚持在实践中选其有才能者,“兵官非尝试,难知其才”,论功行赏,量才录用,因此深孚众望。吴璘是一位智慧之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