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与西夏的攻防战2

(2010-05-03 08:14:37)
标签:

文化

宋史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宋与西夏的攻防战2

——宋史札记之二十八

我楚狂人

二、李元昊的三次对宋战争的大胜

宋明道元年(1032年),李德明卒,子元昊袭位后。李元昊绝对是西夏历史的划时代人物,他对内吸收宋的先进文化和制度,厉行改革,立法建制,扩充军备,逐步加强了党项贵族的专制统治;对外进行扩张。景祐元年 (1034年),李元昊反宋,攻掠宋府、庆、环等州,宋夏战争再起。10年战火,元昊企图逼宋承认夏国,他联合辽国,东西夹击,集中优势兵力攻宋一路。宋被迫增兵边地,据险筑垒,两面作战。为牵制李元昊,宋廷封赏吐蕃首领唃斯罗,在西夏后方进军。二年至三年初,元昊为防唃厮罗制其后,数次进攻吐蕃,迫使吐蕃军后退。景祐三年七月,李元昊再攻回鹘,占据瓜(今甘肃安西东南锁阳城)、沙(今甘肃敦煌)、肃(今甘肃酒泉)等州,尽取河西(今甘肃河西走廊)之地。继攻兰州诸羌,留兵镇守凡川城(今甘肃临洮境),切断了宋与吐蕃通路。西夏领地扩至十八州,境土方圆二万余里。宋宝元元年(1038年),元昊正式称帝建国,建元天授礼法延祚。宋廷下诏削元昊官爵,停止互市,宋夏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此后,李元昊在对宋作战中连续取得了三次大战役的胜利,为新生的西夏国赢得了生存空间,这就是历史上的“ 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 ”和“定川寨之战”。

公元1040年(宋康定元年,夏天授礼法延祚三年)正月,元昊派牙校贺真率众向宋金明砦(今陕西安塞县北)都监李士彬诈降,并令西夏将士凡遇李士彬,均不得战。不察敌情的延州知州范雍指令李受降。而李士彬则以为夏兵胆怯,骄气益盛。于是,元昊率兵数万趁其不备,首先攻克保安军(今陕西志丹县),继又进攻金明砦。此时诈降的夏兵则起而内应。李士彬还未及应战,便做了俘虏。

  元昊攻下金明砦之后,即挥兵南下,直逼延州。宋知延州范雍大为恐惧,慌忙调集鄜延副都督石元孙,和驻兵庆州的鄜延、环庆副总管刘平前来救援。刘平领八千精锐与石元孙合兵共万余人,昼夜行军,急赴延州。行至三川口(今陕西志丹县南),宋军见夏兵已在此设阵,即仓促应战。鄜延都监黄德和见西夏兵多势众,在阵后领兵先逃,宋军溃乱。

  刘平、石元孙领残兵退到西南山,立寨抵御。元昊派兵到寨前挑战,然后亲自领一部分兵从山后攻入山寨,刘平、石元孙兵败被擒。但是刘石二军的殊死阻击延缓了西夏军的进击,使得延州有了布防的时间。

夏军在三川口全歼刘、石部之后,集兵于延州城下,准备攻城,延州危在旦夕。这时恰逢天下大雪,寒风凛冽,夏军缺少御寒衣物,遂致军纪松弛,无心再战。元昊又得报宋麟州都教练使折继闵、柔远砦主张岊,代州钤辖王仲宝率兵攻入夏径,于是率军回师,延州才解围。

是役,宋被歼灭精兵数万,损折副都部署总管文武双全的名将刘平(刘平后来终不屈,病死在西夏),名将石元孙为宋初最知名的大将石守信之后也失陷(石元孙后被放归,不久病死),悍将郭遵勇冠三军,也惨烈地被乱箭射死。都监李士彬久历边事,先被擒。延州扼西夏咽喉,争夺日益激烈。是役后罢范雍,急起用夏竦为陕西经略安抚使、韩琦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挽回危局。韩琦又推荐范仲淹同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另领一军镇守要冲延州。

  公元1041年(宋康定二年, 中国西夏天授礼法延祚四年)正月,宋廷为遏制夏军,采纳陕西经略安抚使夏竦、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韩琦的建议,拟发泾原、鄜延两路兵大举反击。另一位副使范仲淹认为时机不成熟,应该先坚守,觅机反击,反对轻举妄动。仁宗命诸臣再议,夏景宗元昊乘宋将帅犹疑未定,再度攻宋。

  二月,元昊率兵十万从折姜(今宁夏同心县预旺东)进发,经天都寨(今宁夏海原),沿瓦亭川(今葫芦河)南下,直抵好水川地区。元昊定策设伏围歼,将主力埋伏于好水川口,遣一部人马至怀远城(今宁夏西吉县偏城)一带诱敌。

韩琦闻夏军来攻,命环庆路副都部署任福率兵数万,自镇戎军(今宁夏固原)经怀远城、得胜寨(今西吉县将台北),抵羊牧隆城(今西吉县兴隆镇西北),出夏军之后,伺机破敌。如不利于战,则据险设伏,待夏军回师时截击。夏军逼怀远城,任福与泾原驻泊都监桑怿率轻骑数千先发,钤辖朱观、都监武英等后继。二月十三,进至捺龙川(今西吉县偏城东北),闻镇戎军西路都巡检常鼎等正与夏军战于张义堡(今固原县张易)南,遂转道南进,急趋交战处。夏军佯败,诱宋军追击。任福、桑怿脱离辎重,轻装尾随。黄昏,屯好水川。朱观、武英部屯笼洛川(今隆德西北什字路河)。相约次日会兵川口,合击夏军。十四日,任福、桑怿引军循川西行,至羊牧隆城东五里处,发现道旁放置数个银泥盒,将盒打开,百余只带哨家鸽飞出,恰为夏军发出合击信号。宋军阵未成列,即遭夏骑冲击。激战多时,宋军混乱,企图据险抵抗。夏军阵中忽树两丈余大旗,挥左左伏起,挥右右伏起,居高临下,左右夹击,宋军死伤甚众,任福、桑怿等战死。是日,朱观、武英部进至姚家川(什字路河口),亦陷入夏军重围中。行营都监王珪率众四千五百自羊牧隆城来援,被夏军击败。武英、王珪等战死,唯朱观率千余人还。夏军获胜后,闻宋环庆、秦凤路派兵来援,遂回师。

是役,宋军被歼灭近十万,战死副都部署任福等大将十六员,朝野震动。有人怪罪是范仲淹按兵不动坐观成败之故,但是当时即使范仲淹协同作战也无济于事。时机未到,败局早定。

好水川之战失利,韩琦、范仲淹被处分,“分秦凤、泾原、环庆、鄜延为四路,以韩琦知秦州,王沿知渭州,范仲淹知庆州,庞籍知延州。”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西夏谋臣张元向李元昊献计,乘宋朝的精兵良将全聚在宋夏边境,关中地区空虚,即调劲旅直捣关中,攻占长安(今陕西西安)。元昊即派遣十万大军兵分两路大规模进攻宋朝。一路从刘燔堡(今宁夏隆德)出击,一路从彭阳城(今宁夏固原东南部)出发向渭州发动攻击。

  闰九月初一,泾原路经略安抚招讨使王沿闻讯急派都部署副总管葛怀敏等率军增援刘燔堡。初九日,葛怀敏进抵瓦亭寨(今固原以北,葫芦河以西),与夏军作战。临行时,王沿告诫葛怀敏切忌深入,可在第背城(今宁夏固原县南)扎营。葛怀敏不听。二十日,诸宋将云集镇戎军,赵珣建议固守镇戎,待其兵疲而击。怀敏又不听,分兵四路出击定川寨,刘湛、沿边都巡检使向进从西水口出兵,泾原路都监赵珣从莲花堡出发,曹英、泾原都监李知和从刘璠堡出发,怀敏本人则从定西堡出兵。二十一日,刘湛行至赵福新堡(约今宁夏固原西北),即遭夏军截击,退守向家峡(赵福新堡附近)。夏兵绕出背後,出击东北隅曹英军,这时突发东北黑风,宋军迎风列阵,一时大乱,曹英面中流矢,堕入城壕沟中。宋军前线失利,後方更无斗志,争相入城,兵马自相践踏,退保寨内。葛怀敏几乎被践踏致死,幸由兵士抬回寨中,昏迷许久才醒来。元昊下令断其水源,以饥渴宋军。

  二十二日清晨,怀敏下令突围,以曹英、赵询为先锋,刘贺、许思纯为左右翼,李知和、王保、王文等殿後,奔趋东南的镇戎军(今宁夏固原),驰行二百里,至长城壕(固原西北与隆德接界),西夏军已断其後路,以逸待劳,从四面冲杀过来。怀敏与部将曹英,李知和、赵珣、王保、王文、刘贺等十六位将领战死,宋军九千四百馀人近全军覆灭,元昊“长驱抵渭州(今甘肃平凉),幅员六七百里,焚汤庐舍,屠掠民畜而去。”元昊用诏书告谕宋朝关中军民:“朕欲亲临渭水,直据长安!”但西夏另一路遇到宋朝原州(今甘肃镇原)知州景泰的顽强阻击,西夏士兵全军覆灭。李元昊只得罢兵。

是役,宋军被歼灭万余,中原涂炭,战死葛怀敏以下大将十六员。葛怀敏素有能名,出征前仁宗赐名将曹玮(曹彬子)战甲以壮行。范仲淹知其刚愎自用,不知地理,料其必败,果不出所料。

三大战役,宋军气夺,一时姑息之议占了上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