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国忠害人始害己终

(2010-01-16 09:04:37)
标签:

文化

唐史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杨国忠害人始害己终

——正说唐朝之二十六

我楚狂人

小人得志的杨国忠靠了堂妹的漂亮脸蛋居然当上了宰相,实在是大唐一大笑话。他的愚蠢和无耻是“安史之乱”的直接成因之一。他更愚蠢的是在潼关守卫战中的瞎指挥,接连害死名将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直接造成长安失守,唐皇朝溃败的局面。

威镇西域的名将高仙芝、封常清面对来势汹汹的叛军采用固守的正确战略,以老其士气,挫其锐气。这本来是当时最好的对策,但竟然被无知而狂妄的杨国忠诬陷为“畏敌”,进而无限“上纲”为“通敌”。就这样名将高仙芝、封常清被屈斩。高仙芝、封常清临死仍说,臣死不足惜,但决不可出战。

当日令吐蕃“小儿不敢夜啼”的哥舒翰已经是一个风瘫在床的老人了,被勉强出征。用一个风瘫老人统率20几万大军本来就是一个笑话,但哥舒翰凭他的余威还是可以胜任的。哥舒翰也认为固守是上策,结果被杨国忠派监军严令出战。哥舒翰无奈出战,一触即溃,哥舒翰也被俘,受尽屈辱而死。局面就此不可收拾。

长安溃败,唐皇室仓皇出逃,到马槐坡兵变,杨国忠被乱军分尸,连带被视为“祸根”的杨贵妃也被绞死。大唐国势也从此走下坡路。

细想起来,杨国忠还是给自己害死的,假如他不接连害死名将,不瞎指挥,潼关就不会失守。待天下勤王之师一到,就能控制局面。那时候他就成了指挥保卫战的成功人物,不但不会被乱军处死,说不定还能青史留名,历史上可能记载的是完全不同的形象了。杨国忠确实错过了历史的机遇。

杨国忠以及杨国忠式的蠢人,往往依仗自己的小聪明,而与大智慧绝缘。他们不相信任何人,只喜欢在阴暗角落里完阴谋诡计,其结果往往是以害人始,以害己终,“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就这样,杨国忠作为奸险小人的典型,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