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考三十年(二)
我楚狂人
送考最揪心的时刻是什么?就是数学考试结束的时刻。我国的高考把语文放在第一门考试是十分有道理的,因为语文考下来谁也不知道好坏。问考生,语文试卷怎么样?不知道,反正我都写满了。但是,数学就完全不同了,考下来是好是坏各人都是清清楚楚的,这时考生的情绪最容易波动。有的考生考砸了,甚至一出考场就一路哭出来。那时候他们最需要的就是老师,信得过的老师的精神支撑了,这才是送考的真正价值所在。
我这辈子也不会忘记1984年高考的理科数学考后的场面。考生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可以说是疯狂,暴怒,歇斯底里。有的考生愤怒地把数学书撕碎,用脚猛踩,有的失声痛哭,有的用拳头拼命打自己的头。一场真正的灾难啊。原因是那张数学试卷太难了。120分满分的试卷,江苏全省平均不到49分,还是全国最高的。据说北京海淀区平均只有不到20分!偏偏考前《人民日报》还发了文章,说是“让那些钻偏题难题怪题的人吃亏去。”心理落差太大了。
我当年语文考完回了苏州家里一次,赶到昆山中学考场时正是数学考试散场时,看到那场面,我震惊了。看到搭档的数学老师忻增年脸色灰败,我灵机一动,就说,别着急,苏州的考生也在骂娘呢!鬼知道,我根本没有接触苏州的考生,而且考完时我已经在昆山了。善意的弥天大谎啊!
当时,考生都是在招待所包餐的,1984年7月8日中午每一桌都基本上没大动,实在吃不下呀。由于我的谎言,我们的学生情绪稍稍好转,渐渐安定,后面的考试也基本正常发挥。
也就是那一天起,我送考从来不问学生考得怎么样。如果学生问我,我就说,不知道,老师没有看到试卷,你的答案应该对的。送考老师应该是考生的“心理按摩师”。
我们的出卷老师们,难道题目容易一点就不能筛选出人才了吗?难道“全世界最难的高考卷”就是中国基础教育的水平世界第一吗?难道出难题就是老师有水平吗?我们某些出卷者的心理应该更加正常些,你们的试卷关乎一代人的心理健康。
2005年,又有考生在考完数学后哭着离场。今年江苏的数学据说正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