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墓旧事08血染马鞍庄

标签:
怀旧杂谈陈墓 |
分类: 往事如烟 |
血染马鞍庄
——陈墓旧事之八
张长霖
刚到陈墓不久,就带着我的第一批学生“开门办学”,住到红霞村。当时的“教育改革”实际上就是一种实用主义的极端表现,如数学就学土地丈量。最突出的就是物理课改成“工业基础”课,简称“工基”,化学课改成“农业基础”课,简称“农基”。到了农村,“工基”主要是学开手扶拖拉机,“农基”主要是土壤分析。由于班主任需要跟班管理,连带我也秀了一把手扶拖拉机车技,也弄清楚了什么是贫瘠的“白螺蛳土”,什么是肥沃的“蟮血黄泥土”。
“开门办学”期间,有一项重要安排就是访问抗战期间,日寇进行灭绝人性的大屠杀的马鞍庄。马鞍庄,有人说叫做“马援庄”,不知到底哪个对。那是一个淀山湖边的很大的村落,大约有几百户人家。我们到了村上,走访当时劫后余生的一位老太太。但是老太的家人百般推辞,这可以理解,因为进行这样痛苦的回忆无疑是非常残酷的事情。最后协商下来,老太与我们见一个面,不讲话,然后由村党支部书记带我们到惨案发生现场介绍情况。
老太由家人扶出来,神情木木的。村支部书记叫我上前,轻轻把老太的脑后头发拨开,赫然一道狰狞的刀疤。我分明感觉老太浑身震颤了一下,我的心在发抖。
村支部书记带我们到了淀山湖湖滩上,一片不大的略呈三角形的蚕豆地。他声音低沉地说,就是这块蚕豆地,日寇屠杀了村民108人,鲜血和泥土混合成几寸深的血浆。刚才见到的老太就是唯一的幸存者,当时她二十多岁,鬼子一刀砍到她的后脑,不知是杀得手软了,还是刀砍钝了,这一刀没有砍深,老太就滚到在死尸堆里,血泊之中。后来逃走的村民回来收尸,才发现她还有气,救了起来。
书记遥指淀山湖对面,说,鬼子就是从湖对面的青浦关王庙据点开汽艇过来的。当时陈墓有忠义救国军活动,有时也到淀山湖边活动,没事对着湖面放冷枪。结果激怒了关王庙的鬼子,就在早春里的一天过湖“清剿”。鬼子一上岸,就包围了村庄。幸亏当时有几只渡船,大批村民靠渡船逃过河,捡了一条命。那几个渡船工真的很勇敢,直到看见鬼子的身影才逃到对岸。而村上来不及逃走的村民就被赶到湖滩上,鬼子把村民围在这片蚕豆地里,不由分说就开始大屠杀。用刺刀捅,用军刀砍。而手无寸铁的村民根本没有反抗的能力。就这样,一百多村民就杀死在这里,其中有老人,有孩子,有妇女……
说到这里,书记已经泣不成声了。
惨案发生在1938年的一个寒冷的初春,距离1976年初春我带学生去走访,将近四十年了,但是这场噩梦仍然叫马鞍庄村民夜夜惊醒,听到深夜犬吠都会惕然心惊。特别是那位从死尸堆里就救出来的老太,一到春天,听到风吹草动都会惶恐不安。108条鲜活的人命就这样毁灭在灭绝人性的侵略者的屠刀之下,马鞍庄家家挂孝,又有多少人家惨遭灭门。
我带领我的学生,含着泪,写下了这份调查报告。此后我在陈墓的日子里,我对每一届学生都会说起这场惨案,我还带过几批学生走访过马鞍庄。我希望每一个活着的中国人记住这笔血债。
离开我第一次到马鞍庄又过去32年了,距离惨案发生已经整整七十年。那位死里逃生的惨案见证人早已经离世多年,但是这鲜血仍然浸渍着我们的心。
我的朋友,我们民族已经经历了太多苦难。为了悲剧不再重现,我们必须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