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忆旧07国手陆曙轮

(2008-09-17 08:32:48)
标签:

怀旧

杂谈

分类: 往事如烟

忆旧07国手陆曙轮

国手陆曙轮

——忆旧之七

张长霖

上世纪20-30年代,日本围棋宗师濑越宪作引荐中国天才少年吴清源到日本学棋,从而才有了围棋的革命性的发展,才有了以吴清源、木谷实、桥本宇太郎为代表的新布局狂飙,才有了神话一般的传奇棋圣吴清源。当年濑越宪作曾经评点中国够日本段位水平的棋手10人,其中包括名噪大江南北的一代霸主顾水如、过惕生、刘棣怀;而小小陈墓镇就有两位名列其间,一位朱某(可惜忘记名字了,抱歉),另一位就是陆曙轮先生。濑越宪作所见未必将中国高手一网打尽,但是,称这十位高手为当时国手,应该是名实相符的。

我是1976年到陈墓的,当时朱先生早已作古,据说朱先生的棋风善于搏杀,纯是一派中国古风。而年近八旬的陆先生健在,虽有鼻疾不良于言,但是依然头脑清晰,棋艺高超,一派大家气派。陆曙轮先生的棋风已经接收了新布局的思想,大局观极强,棋风厚实,绵里藏针。可惜我们当时棋力最强的王健先生也要受先生二子,根本无法窥及陆先生的境界,只有高山仰止的份了。据说陆先生自解放初参加苏州专区(当时次于省,高于市的行政区划,文革后取消了)围棋比赛以来,从来未尝败绩,冠军也从未旁落,一直到后来年事渐高退出比赛。真正是难求一败。苏州曾经风云一时的围棋豪强章德辉插队时也曾专门到陈墓拜访过陆先生。

我在大学学棋,自以为打遍全系无敌手,认为自己不但围棋入门了,简直就是高手了。然而到了陈墓,我才知道,自己根本不会下围棋,只能老老实实从头学起。当时同宿舍的王健去陆先生处学棋,从受四子开始,最后升到受二子,我就每每跟去旁听。虽然水平太差,听来往往云里雾里,但是毕竟受益匪浅。特别是每次局后复盘,听先生一一条分缕析,虽然先生的话不容易听清,片言只语都如醍醐灌顶,叫人茅塞顿开。听了陆先生的讲解我才知道,围棋的哲学实际上就是平衡的哲学,围棋就是保持平衡与打破平衡的动态过程。听到这样精辟的见解,当时真有一种“得窥天道”的狂喜。

陆曙轮先生不但棋艺高超,而且能书善画,卓然成家。他的贤哲陆家衡先生是我的同事,更是我的朋友,拜入书法大家翁闿运先生门下学书法,以一手厚重的汉碑名世,传了陆曙轮先生的家学。家先母过世,我请陆家衡先生为先母书碑,家衡先生慨然应允,其情深感肺腑。家衡先生曾经拿出一册吴清源先生亲题款识的棋谱示我。上书曙轮兄雅正,下著弟清源。我看着,如同看到了一段历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